,才能讨还旧债。”

    “只能感召一次?”张墨又问。

    张善瞅了张墨一眼,“那是自然,欠多少还多少,总不能人家欠你一两银子,你向人家讨要一百两。”

    张墨可不怕张善,笑着打趣“便没有点儿利钱?”

    张善懒得与张墨说笑,冲长生正色说道,“尽快寻回那片逆鳞,终有一日用得上。”

    “那东西还不一定在谁手里呢,”长生说道,“那两个司天台的官员找到那处山洞时,倭寇也在附近,二人的一举一动都被倭寇看的一清二楚,二人若是没有拿走那片逆鳞,逆鳞想必就在倭寇的手里。”

    “不管在谁手里,都尽快寻回。”张善沉声说道。

    长生点头,“此番前来中土的倭寇之中似乎也有道门中人,他们称之为阴阳师,此人貌似也会道术,而且多有见识。”

    “倭人的法术得自前秦,与中土的道术多有不同,这群倭人不可小觑。”张善说道。

    “大哥,依您之见,这群倭寇前来中土有何居心?”没有日本人在场,长生便一口一个倭寇,如果有日本人在场就得说日本人了,因为倭寇是骂人的话,当着日本人说倭寇就像当着和尚骂秃驴。

    此前长生曾经说过日本人是冲着龙脉来的,张善不太明白长生具体问的什么,便不曾接话。

    长生见状急忙换了个问法儿,“他们是想破坏我们的龙脉还是试图借用我们大唐的龙气?”

    “这两种可能都有,”张善说道,“我怀疑中土有人在暗中帮助这些倭人,数千日本武士,不可能都会说我们的语言,眼下朝廷正在大肆搜捕遣唐使,如果没有内应,这么多人的食宿都成问题,更别说隐藏行踪,潜伏作祟了。”

    “一般人没有这么大的实力,养不了这么多人,除非是盘踞一方的节度使。”长生猜测。

    “世风日下,人心不古,这些节度使多有不臣之心,通倭借势之事他们干得出来,”张善说到此处抬头看向长生,“你肩上的担子也很重,似这种事情只能由你费心查证。”

    “交给我,”长生点头,“此前我已经命人暗中搜查这些倭寇了,这可是数千名武士,不比寻常士兵,倘若他们聚众起事,地方官府根本就拦他们不住。”

    “我们也不能只顾内忧,不管外患,这些倭人实属祸害,”张善说道,“你密切关注此事,倘若知道了他们的下落,立刻通知我,我会分兵围剿。”

    二人说话,张墨插不上嘴,便提起茶壶为二人倒茶,桌案上原本只有两个茶杯,一个是张善的,一个是张墨的,张墨为张善倒满茶水之后随手将自己的茶杯倒满,单手递给了长生。

    张墨此举大显亲近,长生接过茶杯,心脏狂跳,原本头脑清醒,条理清晰,此时竟然心猿意马,一片空白。

    张墨并未注意到长生的变化,见他不说话,便又将话题拉回到了龙鳞上,“大哥,若是寻回了那片逆鳞,当如何使用?”

    “不清楚,”张善摇头,随即想起一事,“对了,我好像听父亲说过天仙观的扶风真人对逆鳞多有了解,天仙观位于山南西道,若是寻回了龙鳞,不妨前去求教于他。”

    见长生不接话,张墨推了他一把,“听到没有?”

    长生猛然回神儿,急忙放下茶杯开口说道,“听到了,天仙观的扶风真人,当日老天师元神出窍前往义庄庇护援手之时,我曾听他说起过此人。”

    “你一定将此事放在心上,”张墨叮嘱,“若得感召青龙,危急关头便能力挽狂澜,震慑四方。”

    “只可惜即便寻回了龙鳞,召得青龙,也只能借力一次。”长生说道。

    见长生也与张墨一般态度,张善亦瞅了他一眼,“你俩还真是一丘之貉。”

    长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