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子和流珠是大头陪着长生去太平客栈拿回来的,体力不行的人想要谋生果腹,只能依靠心智,大头非常聪明,尤其精通人情世故,看到金盒和流珠就明白长生为什么搞的这么隆重,除了代表倪倬感谢众人的一路护送,还留下后路,这么贵重的礼物,谁拿了也不会白拿,日后倘若倪倬再遇到麻烦,长生想请众人前去帮忙,也能请得动人家。

    万事俱备,就等张墨等人前来。

    实则长生是有些失望的,因为新军有张善统领,张墨没有必要随军同行,他本以为张墨能提前过来与他相见,但一直等到八月十四张墨也没来。

    清晨早起,长生和大头等人换上了武将官服,与兵部众人一道去往西侧城门,今天那群西域老兵要进城,皇上先前曾经传下旨意,命他代表自己与兵部官员一同往西门迎接。

    长安可不止东南西北四处城门,大大小小的城门共有十几座,其中西侧正门名为金光门,平日里是关着的,只有遇到盛大庆典或是有国宾来朝时才会开启,此番皇上特例下旨,准许这群西域老兵自金光门进入京城。

    历朝历代国都所在的城市都叫京城,倒不是城市名字中带有京字,长安是京城,洛阳也是京城。

    被敕封骠骑大将军之后,朝廷很快发下了武将官服,大头等人因为诛杀杨复恭有功,也被封为羽林将军,故此四人亦有武将官服,此番五人穿的都是武官服饰。

    除了兵部官员,随行的还有礼部的乐师,这是远征将士班师回朝才有的待遇。

    辰时,姚励勤一行人来到,此番回归路途遥远,为了赶在十五之前回到长安,日夜兼程,一行人风尘仆仆,疲惫非常。

    此时除了长生等人和兵部的官员,城外还有大量民众围观等候,见到众人接迎,再听得战鼓敲响,姚励勤等人无不感动肺腑,震撼动容。

    待得来到城门外,姚励勤策马上前,高喊发声,“定西军先锋左营偏将姚励勤,率左营军士奉旨回朝。”

    姚励勤言罢,长生翻身下马,“皇上口谕,定西军尽忠职守,戍边有功,特命骠骑大将军率兵部官员代朕出迎。”

    听得长生言语,姚励勤等人尽数下马,车中妇孺亦尽数下车,跪拜谢恩。

    长生上前与姚励勤携手同行,战鼓再度敲响,一众老兵挥泪进城,万众瞩目,尽受殊荣。

    将姚励勤等人送到驿馆已是巳时,由于中午时分张善等人要来,长生便没有自驿馆多待,冲姚励勤交代了明日的一些日程安排便与大头等人骑马赶赴南门。

    南门外也有许多人在等候,除了传旨的太监和随行的禁卫,还有不少长安民众,长生等人来到之时已经能够看到正南方向飘扬的军旗,大唐并无国旗,军旗的样式也是一样的,只是上面的字号不尽相同,大部分旗帜上都是一个偌大的“张”字,主帅所在位置的旗帜上刺的是“护国真人”四个大字。

    “大人,你好像很紧张啊。”大头低声打趣。

    “闭嘴。”长生瞅了大头一眼。

    “大头没说错,”一旁的释玄明笑道,“你的确很紧张。”

    “死秃驴。”长生笑骂。

    释玄明不以为意,哈哈大笑,“牛鼻子。”

    “真汉子。”长生揭短。

    这招儿好使,释玄明尴尬发窘,干咳掩饰。

    由于招募的新军多是步兵,故此大军移动的速度很是缓慢,等了许久方才看到骑马在前的张善,张善穿的是紫色的高功道袍,其后是包括张墨在内的一众紫气高功。

    在看到张墨的同时,长生突然发现张墨身旁有一个衣着华贵的年轻男子,此人并不是道士,腰佩长剑,骑着一匹白马走在张墨的身旁。

    长生并不认得这个年轻男子,但此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