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手,“我已经很烦了,你就别在我耳边啰嗦聒噪了,赶紧抓杨复恭去吧。”

    “是是是,”龙颢天笑道,“尚书大人,朝廷让我们自行招募新军,且应允先行支付我们一百万两募资,这钱还请早些调拨给我们,没有银两如何能够募兵?”

    “我都不知道有这回事儿,你等我回去看看公文再说吧。”长生不愿与龙颢天多说话,便急行快走,将其甩在身后。

    回到御史台,发现门口站着个熟人,是尼姑余一,此人乃大理寺的捕头,先前大理寺派她前往义庄辨察真伪,余一发现了线索却对上隐瞒,善意的保全了他。

    余一此番过来是来通知他行刑的时间和地点,大量阉党被判了斩立决,斩立决就是立刻杀掉,今天就要行刑,午时三刻于长安西门外。

    长生可不喜欢看斩首,但他是御史大夫,参加会审,自然而然的就成了监斩官,不去不行。

    眼见余一要走,长生急忙喊住了她,询问她愿不愿意调来御史台,余一虽然是尼姑,却是杀伐果断,公正严明,对于长生的行事风格很是欣赏,相较于瞻前顾后,权衡左右的大理寺卿杨叔昀,余一更喜欢恩怨分明,干脆利索的长生。

    见余一应允,长生好生欣慰,待余一走后便回到公堂写下了公函,派人持拿公函往大理寺调人,杨叔昀也算是半个自己人,他也不好意思明着抢人,所写的公函乃是借调公涵,说白了就是余一仍然属于大理寺,御史台只不过是临时借调,但他这个借调肯定就是有借无还了。

    大头一直在府上紧张的等长生散朝,知道他回来了,大头便来到公堂询问朝堂上发生的事情。

    长生昨天还遣派大头将御史台的四百万两白银送去了户部,担心自己去晚了户部会乱动这笔钱,长生便意简言赅的告知大头自己已被朝廷任命为户部尚书,然后与大头骑马匆匆赶往户部。

    大头知道户部事务繁琐,也知道长生接了个烫手的山芋,多有担忧,“大人,户部的差事可不好当啊。”

    “我知道,但我总不能抗旨吧。”长生无奈叹气。

    “若是太平盛世,户部是最好的差事,但眼下兵荒马乱,风雨飘摇,户部的差事…...”

    不等大头说完,长生就摆手打断了他的话,“接下来你有的忙了,得出去挨个抄家,涉案的官员单是五品以上就有七十多人。”

    “您都调到户部了,抄家的事情轮不到咱们做吧?”大头随口说道。

    “我这御史大夫还兼着呢,没掉。”长生说道。

    “啊?户部尚书加御史大夫?那咱的权力可大了。”大头多有震惊。

    “权力越大,责任越重。”长生多有无奈,他并不消极,也不想独善其身,只是发愁事务繁琐,以后定然焦头烂额。

    二人匆匆赶往户部,户部可比御史台的地盘儿大多了,此时户部众人已经得知长生被任命为户部尚书,猜到他可能会来履新,左右户部侍郎便率领众人聚集在门外等他。

    长生来到,众官员上前见礼,长生照例交验了官印,然后来到公堂与户部官员正式相见。

    御史台下面有台院,殿院,察院三院,户部下面辖有户部司,度支司,金部司,仓部司这四个司,户部司掌管全国人口,土地,徭役诸事。度支司分管天下税赋,租赋诸事,金部司掌管出纳度量和官吏待遇。仓部司分管全国库储,禄粮,仓稟诸事。

    户部堂官就是正三品的户部尚书,两个副手就是官居四品的左右侍郎,而四司主事就是五品的户部郎中。

    众人早就知道长生是个什么人,谁也不敢怠慢放肆,更不敢挤兑架空,对长生甚是恭敬,而且发自真心的欢迎,他去到御史台之后御史台的食禄用度大有提升,而今他主政户部,众人也指望着跟着他日子能好过一些。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