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位是个烫手的山芋,以往的三堂会审都是刑部尚书占主位,因为刑部尚书是正三品,而大理寺卿和御史大夫都是从三品,而今正三品的刑部尚书已经被长生抓起来了,二人谁坐主位,万一审讯定罪有误,主审可是要担责的。

    最终还是大理寺卿坐了主位,因为长生拿出了杀手锏,只说上午连番打斗导致筋疲力尽,身心俱疲,无法担任主审

    大理寺在上午的变故中不曾出力,见长生这般说,杨叔昀只能战战兢兢的坐了主位,长生坐在了旁边的陪审次位。由于刑部此前一直在阉党的把持之下,故此刑部官员这次几乎全军覆没,三堂会审只能改为两堂会审。

    二人都知道今天的审问任务极为繁重,哪里还敢耽搁,坐堂之后立刻开始提审犯人,今天不管多晚都要审完定罪并上奏皇上,不然皇上明天上朝就没有惩罚依据。

    审问由杨叔昀主持,长生坐在杨叔昀左侧,面色阴沉,拿着皇上御赐的天子金牌一言不发。

    把持朝政多年的阉党轰然倒台,至少牵连了朝廷六成以上的官员,在这种时候任何人都不敢徇私枉法,偏袒庇护,故此杨叔昀审问之时力求秉公执法,公正严明。

    长生并不喜欢和稀泥,但是对杨叔昀这种较真儿的作法他并不苟同,如果把这些官员的罪行全部审问出来并记录在案,哪怕皇上想要手下留情也不成了,说白了就是这些人随便揪出一个就是死罪,但如果把这些人全杀了,整个朝廷也就瘫痪了,大唐这栋宫殿已经千疮百孔,风雨飘摇,如果把所有有毛病的木石全部拆走,房子就塌了。

    长生没有别的办法,眼见杨叔昀审的差不多了就借口时间紧迫,打断杨叔昀的审问,然后为犯人定罪画押,随后紧接着换下一个,除了真正恶贯满盈的那些贪官污吏被拟定斩立决,其他那些能不杀的尽量不杀,一律判处斩监候并附带查抄贪墨,也就是抄家。

    朝廷现在不但是用人之际,还是用钱之际,马上就要招募三十万新军,单是军饷就是个惊人的数字,查抄官员贪墨的赃银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朝廷筹措军饷的压力。

    其实判处贪官斩监候也是个很聪明的作法,斩监侯可以秋后问斩,也可以变为徒刑或者流刑,怎么定夺全在皇上一念之间,审问定罪的结果送上去之后,皇上可以酌情考虑,有用的就留下,实在太可恶的就杀掉,生杀予夺的权力在皇上手里,罪臣是死是活在皇上一念之间。

    杨叔昀不是傻子,很快就发现长生的意图和想法,二人有个最好的借口,那就是时间紧迫,哪怕没有把所有罪行全部审出来也有合理的借口,二人一旦达成默契,接下来就是清一色的斩监候加罚抄贪墨,罪臣交代的罪行不足以判处斩监候就继续审,必要的时候直接用刑,而一旦达到了斩监候的标准,立刻停止审问,签字画押之后换下一个。

    发现杨叔昀领会了自己的意图,长生便借故如厕暂时离开,出来之后低声交代大头,命他回去组织车马,将之前积攒的四百万两银子和相关账簿全部送到户部去,这些钱是他为皇上积攒的家底儿,如果过早送去户部就会被阉党挪用侵占,而今阉党已经倒台,必须立刻送过去,不然就有其心不正,中饱私囊的嫌疑。

    有灵气修为不表示不知道疲惫,入更之后审讯依旧在继续,长生困乏非常,靠着椅背闭目假寐。

    小憩了片刻,长生略微回神,随即拿过公案上的笔墨和奏折开始书写,不过他写的并不是奏折而是练功心法,他答应将天蚕神功传给龙颢天,说过的话就要兑现。

    龙颢天果然没耐性等他结束审问回返御史台,二更不过就急不可待的追到了大理寺,这家伙现在可是二品辅国将军,衙役也不能将其拒之门外,直接带他来到了大堂门口。

    长生知道龙颢天来做什么,便拦住了想要出去见礼的杨叔昀,让他继续审问,自己则拿着写好的文折起身出去。

    “抓到杨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