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不多,但认识他的不少,见他上朝,立刻有人走过来与他打招呼套近乎。

    都说恶拳不打笑脸人,长生也没有拒人于千里之外,与众人客套寒暄,同行向前。

    走到金水桥的时候发现高侍中等人走在前面,高侍中就是先前在杨复恭的授意之下保举他的那个人,乃门下省的堂官,长生虽然知道此人乃宦官同党,却仍然在众目睽睽之下跑上前去,当着簇拥高侍中的文武官员的面冲高侍中见礼道谢,只道由衷感谢高侍中的保举,只是近段时间公务繁忙,没来得及登门道谢。

    眼见长生当着众多官员的面冲自己行礼道谢,高侍中甚是满意,加上之前他派人去御史台捞人,长生也卖了他面子,便微笑颔首,只道自己是为国举贤,要谢就感谢朝廷,感谢皇上。

    与高侍中打过招呼之后,长生站立一旁,抬手请高侍中等人先行,他装一时还能装像了,装一路就有点遭罪了,即便高侍中看不出端倪,自己装的也别扭。

    去到殿前,等候时辰,五更到了,殿门大开,文武官员根据官衔高低先后进殿。

    百官就位之后,两个老太监陪着皇上自后殿进入,皇上落座之后,文武百官叩拜行礼,几个道人和僧人行的仍是稽首礼和合十礼。

    众人跪倒之后尽皆低头,皇上趁机将视线移向长生,与此同时嘴角微翘。

    皇上的这个表情令长生心情大好,这表示皇上与自己还是有默契的,知道他之前为什么要殴打刑部官吏,也明白他为什么不来上朝。

    不过皇上可以给他暗示,他却不能给皇上回应,因为此时杨复恭正在看他。

    行礼过后就是奏事议事,马上就要过年了,各个衙门拖欠官吏俸禄都来要钱,各道各州赈灾也要钱,正在外面打仗的军队也来要军饷。

    此番长生听到了一个很重要的消息,那就是兵部先前派出打陈立秋的军队并未拿下申州和平州,双方还在那儿耗着。

    下面奏禀,皇上总要有个态度,只道会尽快筹措银两,以解燃眉之急,说话的时候有意无意的看向长生,长生也心领神会,皇上这是在授意他继续反腐抄家。

    对于那些派出去的军队,皇上也命兵部发出官文尽数召回,腊月寒冬,天寒地冻,在外面耗着也没什么意义了,先召回来,等年后筹备组建了新军再重新发兵。

    除了要钱,还有烦心事儿,一是东面的新罗国发生了叛乱,真圣女王请求大唐派兵援助,此时的大唐已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哪有工夫去理会新罗,但对外不能这么说,拒绝真圣女王的理由也很好找,新罗早就不给大唐进贡了,凭什么发兵帮他们。

    还有就是日本国近段时间总是在东南沿海侵边犯境,烧杀抢掠。对于此事文武官员颇为愤慨,只道数百年来大唐对日本国多有帮扶援助,日本国此举实属忘恩负义,恩将仇报。

    但生气归生气,也奈何不得这群海贼,但不做点儿什么好像也说不过去,皇上一气之下直接发下圣谕,先前只是驱逐日本的遣唐使,此番不驱逐了,全境搜捕,一律下狱。

    此时正榜武举的武举人已经在殿外等候多时,皇上暂停议政,召见众人。

    龙虎山住持张善和少林寺住持同尘先行,后面是一干道人僧尼,其后才是各个门派的武举人,与童榜的武举人一样,正榜的武举人也是二百四十人。

    由于之前未曾敕封,此番进殿见礼之后就是宣旨太监逐一宣读唱诵,正榜武举人所授官职没有京官,全是军队的武官,武举人被授予各种校尉,武进士被授予大小将军。

    由于只有两个总擂主,丐帮的龙颢天便被敕封为了辅国将军。

    待得太监念到龙颢天的官职,长生眉头大皱,辅国将军可是二品官员,丐帮阵营没有拿到总擂主,凭什么给龙颢天这么高的官职。

    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