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山郡,在观测后,他就坍缩到了船上。

    而量子林文甚至还能抽出时间来试图挽救一下他的民主。

    他不想顶着个零鸡蛋走。

    还有能扭转他科学形象的计划,免得有人说他死后三天复活了,搞出了个十二门徒什么的。

    就这样。

    长山郡再次恢复了平静,它依然沿着既有道路上狂奔,秦落霜、杨少虎等人依然还在疯狂地建设新厂。

    这些密集型劳动产业没有任何技术含量,一个空厂房,买一排连体式缝纫机回来就可以开干。

    只要六七天就可以建好一座厂,长山郡接近一百万劳工,一个星期就能建起几千个厂房。

    规模产业就是这样的,没有门槛,全部利润就来源于精细管理和成本核算,而这正是秦落霜最擅长的,连杨少虎都比不过她。

    而且,虽然各州禁止长山郡的商品售卖,但却不禁止长山郡购买机器和原料。

    小钱钱,谁不爱呢?

    帝国现在经济正在快速向好,来自教皇国大量财富正在涌入帝国,战争的利润正在回馈,帝国的热钱急速增长,金融、房产和股票是超高利润,谁愿意搞又苦又累利润又低的实业?

    瑶京房产已经快赚疯了,什么机械,原料,生产线,有什么屁用?生产一百年够买人家一栋楼吗?

    所以,各州总督们默契地禁止长山郡收割他们的财富,却把他们不要的垃圾疯狂出售给长山郡,恨不得连工人都打包卖出去,只保留高利润、高科技的产业,还有低成本的种植类产业。

    其它的,全部转向金融地产。

    而帝国金融和地产,也是李龙兴振兴经济的一环,他因此取得了大量支持,得以顺利实施他的改革。帝国财政中,战争债券收入的三十万亿,正在疯狂地向各地道路建设和房产建设涌入,这是一个温水煮青蛙之计。

    当道路交通和房产联系起来时,出入州边境管理,就成了阻碍他们发财的桎梏,李龙兴就能顺理成章地拿掉这项权力,实现帝国人口的自由流动,而不像以前那样需要繁复的手续,以至于非富有人群很难自由行动跨州。

    总督的权力是不可能一次拿掉的,只能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地剥开。

    李龙兴目前已经触及到了很深的区域,明面上的战斗看似消失了,但暗面下斗争却极为激烈。

    八位长老中,他取得了王文公长老的全力支持,得到了叶南天、徐成国长老的认同,在有限程度下,得到了任正青长老的肯定。

    这也是他能破坏从上到下这么多利益,推动帝国改革的原因。

    但敌人和潜在的敌人却依然很多,他们的力量看似不可阻挡,但却不是铁板一块,只要洋葱撕得好,迟早把他们剥得支离粉碎。

    除了经济和正治层面外,军事背景也必不可少,皇家近卫军几乎三天两头就要举行一次军事演习,盛怀轩也不再顾忌帝国的制约,将东秦州的强大军力展示出来。

    众总督这才发现,这个一直沉默地实行军事管理的州,竟然已经组建出了七十万现代化的正规军。

    再加联合皇家近卫军,已经超过一半中央军的力量了。

    当然,大规模帝国内战的爆发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军事力量是稳定人心的背景,就好比在一间稳定的屋子里谈话,和在风雨飘摇的大树下谈话,是完全不同的效果。

    西燕州试点正在取得较好的成绩,如果它能证明陛下的改革是正确的,是真能让帝国再次伟大的,那么,人心向背之下,总督们也不是不能放弃手中的权力,适应新的环境。

    也同样因为如此,西燕州,和正在疯狂扩建、疯狂吸入失业人员、疯狂购买机器和原料的长山郡,就成为了反对者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