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民可汗不禁大摇其头:「你的想法很好,前面的说法也很好,而隋朝中枢和地方官制更是世间最好最优秀的存在,可它不适合游牧为生的突厥人。」

    「中原之法也不是不能用,但前提是要把子民们安定下来。其实还在白道川的时候,我就一直用中原文化知识来改变子民的生活习性,希望大家慢慢放弃游牧的日子、改学中原耕种知识。然而几十年之功毁在旦夕之间,一切又回到了原处。此时此刻,如果生搬硬套,必将饱受其害。」

    启民可汗沉默了良久,怅然长叹道:「至于那些口服心不服的部族,我们可以武力征服,但是不能将之消灭!」

    阿史那·咄吉不解的问道:「为何不能将之消灭?」

    「还是与草原人的生活习性有关!」启民可汗目光看向外面的天空,苦涩的说道:「草原人逐水草而居、居无定所,不像中原人样聚居于城镇之中,单凭我们突厥自身的力量,根本就管不了散居各处的数百万牧民。所以需要众多部族酋长替我们管理好这些人口,尽管他们不太听话,但他们慑于武力,只能将壮丁送来作战、将牲口送来当军粮。」

    「另外就是隋朝绝对不允许草原再次统一,绝对不允许北方再出一个强大的突厥汗国,要是我们发动统一之战,隋朝一定出兵干涉。」

    听了父亲最后这一席话,阿史那·咄吉不忿之极,但是实力不如隋朝,他不忿又能如何?

    过了半晌,问道:「父亲可有吩咐之处?」

    启民可汗嘴角勾勒出了一抹冰冷笑意,沉声说道:「你去洛阳告诉圣人:我们除了修西起凉州、东至饶乐郡的御道以外,再联合草原各部把白道修成平坦厚实的御道,以便圣人日后北巡草原。此外,由于隋军打败宿敌高句丽,获得辉煌大胜,我们草原各部异常振奋、异常仰慕大隋,愿意联合向隋朝捐赠五百万只羊、十万头牛、十万匹战马,以示敬重。」

    「父亲此法可以啊!」阿史那·咄吉双眼为之一亮,父亲所提倡修路和捐赠都是以突厥为主;如果杨广答应了,他们便能「狐假虎威」,迫使关系恶劣的铁勒各部和南北室韦出大量壮丁、出大量牲口;要是操作得好的话,不但不亏本、不但能够消弱各部,而且还能大赚一笔。

    若是铁勒各部和南北室韦不答应,则可借机发动进攻。而隋朝那边,既是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又看到草原纷争不断,定然乐见其成。

    想了想,他又有些担心的问道:「父亲,会不会因此壮大?」

    「你想多了,咄吉!」启民可汗没好气的看了儿子一眼,耐心的解释道:「隋朝本来就是一个强大得令我们绝望的国家,哪怕隋朝获得贿赂之物翻上几番、几十番,仍旧像现在这般令我们绝望。所以隋朝是否进一步强大,对于我们都没有半点影响。但我们却能在修路和捐赠的过程中,获得盘剥他人、消弱对手、冠冕堂皇发动战争的机会。」

    阿史那·咄吉顿时恍然大悟,既钦佩又惭愧的说道:「经父亲这么一说,我总算是明白了。」

    启民可汗呵呵一笑:「既然明白了,那你就快去安排吧!」

    「是!」阿史那·咄吉正打算离开,忽然又想到了一件事,说道:「父亲,据斥候来报,霫族大酋长白苏今天将我们设在霫族的吐屯驱逐干净。」

    「吐屯」袭自柔然的「吐豆登」,柔然汗国时期,此官号地位较高,由郁久闾氏担任。突厥的吐屯是他们向征服地所派遣的监领官

    、税官,负责向被征收赋税的同时、还要监督对方大酋长/酋长是否忠诚,所以他们在各地的地位不是酋长、却胜过酋长。如今听说小小的霫族竟敢驱逐突厥的吐屯,启民可汗脸色一下子就得铁青,冷然道:「原因是什么?又是谁给白苏的胆子?」

    阿史那·咄吉说道:「霫族决定内附隋朝,肯定是隋朝给白苏的胆子。」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