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的云梯、巢车、井根本够不着,更何况我们还没有。所以我们需要一边攻打外围八城、一边等工匠打造云梯车和巢车、井,如此方攻打辽东城。”

    “从兵力上说,此之九城和辽水防线的精兵、郡兵、杂兵、衙役加起来,共有二十五万左右,就算我们将八大犄角、辽水防线一一拔除,最后集中到辽东城的兵力至少还剩十三四万。这样的兵力要是一一部署周长二十多里的城墙之上,的确不多。可是城里几十万百姓都是实打实的高句丽人,他们为了护卫家园,所以他们在关键的时候,一定可以协同军队守城。”

    “我们兵力远不如人,无法对辽东城进行四面合围,未免被敌军偷袭,不能分得太散,而对方有城池之利、兵力优势,无论我们陈兵于何处,对方都能根据我军的部署调兵遣将。这么一来,难度更大、耗时更多。”

    “至于具体时间,恐怕卫王也不敢精准推算。”

    行军长史韦津见杨义臣默然不语,便说道:“高元这一次学聪明了,他担心再一次被我们逐个击破,一开始就采用坚壁清野战术,展示出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决心和意志。这不但表示辽东城克、高句丽亡,而且也说明接下来的攻防战将是一场决定国家存亡的大决战。卑职也认为高句丽人面对这种关乎国运的大决战之时,必将在他们君王带领下拼死抵抗;这也让我们在攻城的时候遇到难以想象的抵抗。”

    杨义臣深以为然。攻城战向来是用人命来换取最终的胜利,因此有了攻城为下之说。而辽东城攻防战一旦打响,隋军在分出胜负之前根本不能停止,加上攻城器械不足,他要是贸然下令攻城,那就是极度不负责的态度。

    沉吟半晌,他说道:“我这几天想了很多,感觉高句丽更不想打、也不敢打了!”

    崔弘升一时有些反应不过来,煞是疑惑说道:“高元摆出了不死不休的架势,杨总管为什么说他不想打、不敢打?”

    “大王早在涿郡之时,便已向百济遣使,让百济出兵进攻高句丽南方。”杨义臣睿智的眼中闪着异样的光彩,缓缓的说道:“如今高句丽主力大军都在辽东,而周总管却已将兵锋推到萨水,他们唯一的办法就是把南方精兵调来抵御周总管。一旦南方兵力空虚,百济极可能挥师北上。同样道理,新罗也可能借机痛打落水狗。”

    “正是因为以上这个原因,所以我认为高元不敢死战,若他再次把辽东军葬送干净,哪怕他本人逃得到南方,却也坚持不了多久。”

    崔弘升恍然道:“照杨总管这么说来,高元的确是连打死战的资格都没有了。他物资虽多,但却没有时间来与我们耗。只要南方再传来不利的消息,他要想尽一切办法脱困,而且还要将这支军队带回去。”

    “不错!”杨义臣点了点头,微笑道:“我认为现在不敢打、不敢消耗的是高句丽,而不是我军。我军耗不起、高句丽更耗不起。我们可以利用这个特点,拖到他自己跑出来送死。”

    裴矩说道:“杨总管这个想法可行,不过要与大王商量。”

    杨义臣笑着说道“自然!”

    。

    。

    。

    。

    翌日,天还没有完全大亮,微明的天色给烟筒山大营抹上一层澹澹青色,今天点卯已经结束,中低层将领各回本部、士兵也开始了一天的训练,

    而在中军大帐之中,主将渊子澈却是在聚将商议军情,渊子澈向二十多名大将说道:“各位将军,我收到斥候送来的军情,敌军主帅杨集以麾下大将薛举前锋、王行本为后军主将,率两万余名精骑向烟筒山进军,从他们行军速度来看,今天申时末就会抵达烟筒山一带。”

    “如果考虑盖牟城安市城三万杨纶军、黎山城五千李端军、横山一万韦云起军;杨集在海城河流域的军队共有七万人左右,但是他有四座重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