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为何这么说?”李端弓马娴熟、骁勇善战,此刻作为杨纶的副将,帮助杨纶打理这支兵马。

    “卫王在北方歼灭高句丽精兵二、三十万,最终将兵锋推到了辽东城一带,此功是何等的耀眼?而我……”杨纶叹了一口气,颇为失落的说道:“而我作为行军副总管,却被眼前这座小城给难住了,当真是枉为大将、枉为兄长。”

    “杨公生前也多次说卫王生错了年代,如果他们同是一代人,他杨素哪有军神之名。自杨公作古以后,我大隋军队皆以卫王为尊,这天底下的将帅,如论起功绩之大、损失之小,谁有资格与卫王比肩啊?”李端笑着宽慰道:“况且这黎山城占了险要地势、兵力也比我们多。而我军将士在从军之前,皆是不经战阵的乌合之众,让他们打顺风仗自然不成问题,但是要想让他们力挽狂澜、攻克精兵坐镇的险关,显然有些为难人了。不过我们的攻城器械明天上午即可打造好,到了下午,我们就能对黎山城发动勐攻。”

    停顿了一下,李端又说道:“我军夺取盖牟城和安市城之后,渤海道和‘千山—碧沙河’道入口已然落入我军之手。高元要想撤军,要么是派遣大军夺取二城、要么派兵驰援黎山城。但卫王的目的是把高元为首的高句丽君臣一网打尽,他断然不会放虎归山,更不会让盖牟城和安市城落入敌手,否则的话,他也不会让我们渡海夺此二城了,而黎山城背靠两条近路、城内又有高元家卷,其意义之大,不亚于前二城,卫王要是知道我们无法从正面攻克,定然会派兵来援。”

    “是啊大王!”高行文亦是说道:“我们已将消息发往北方,一旦卫王知道黎山城背后两条沟通南北的道路,定然会有大动作。”

    杨纶自然不是因为眼前的黎山城难克而丧失斗志,他只不过是一时之间的感慨和失落而已,此时听了两人的话,便敛去心中的怅然。

    他沉吟半晌,目光看向了李端,说道:“高句丽在建安城尚有六万大军,而我们在盖牟城和安市城兵力不足,若是敌军大举来犯,恐怕年轻气盛的薛万彻和王浩铠难当大任。我打算返回安市城,应对极可能发生的大战,药王你看如何?”

    “理当如此!”李端点了点头,说道:“黎山城易守难攻,非一日可下,若是可以的话,这里就交给末将和高将军好了。”

    黎山城后面这两条路,根本就无法让大军行军,其重要之处,远不如盖牟城和安市城背后渤海道、“千山—碧沙河”道,那两条路十分平坦、宽阔,利于行军,高元要想率领大军撤回腹地,唯一的办法就是强攻盖牟城和安市城。

    但是对于隋军来说,此二城一样重要,如果二城失守,不仅使高元脱困而出、辽东半岛重新落入敌军之手,而隋军极可能受堵于二城之前,最终使闪电战变成消耗战。所以杨纶这个行军副总管这时候回去坐镇,实乃是最为明智的决定。

    “我也是打算让你留在此处,黎山城就交给你二人来攻克了。”杨纶微微一笑:“稍后,我就带亲兵回去。”

    “末将遵命!”李端和高行文抱拳应命。

    “哒哒哒!”正当三人准备聚将说明情况,一名斥候校尉远远的策马而来,在他不远处,有一队骑士徐徐跟着。

    校尉到了近前,飞身下马,向杨纶大声禀报:“大王,行军参军事凌敬奉卫王之命求见。”

    “我知道了!”杨纶已然看到凌敬下马走来,在他身后,还跟着一队女扮男装的士兵,其中一人正是杨集的小妾慕容弦月,还有两只硕大无比矛隼在他们上空盘旋往复。

    “卑职凌敬参见滕王!”凌敬上前,向杨纶行了一礼。

    “凌行军免礼!”凌敬既是卫王府属官体系中的长史、副总管,还是杨集最为重要的谋主之一,杨纶自然是认识的,他挥手让斥候校尉退下,好奇的向凌敬问道:“凌参军此时不在卫王身边出谋划策,怎么来黎山城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