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怂。

    但现在不一样了,杨广现在把他的长子杨恭仁被培养为自己的接班人、把次子杨綝培养为未来的御史大夫;老六杨恭道则是跟着独孤敏做生意,负责跑船码头这一块。至于老三杨续、老四杨演、老五杨钢、老七杨师道都跟杨集混。除此以外,二女婿燕询、小女婿李大亮都是卫王系的一员、杨集的小弟。

    既然皇帝为首的皇帝嫡系都没有当他杨雄是外人,更没有因为他那些乱七八糟的关系而疏远猜忌,他又有什么理由装怂?要是他再怂,恐怕贼激进的儿子们和女婿、女儿先造他的反,然后换个他们认为的有骨气的爹。

    此时迎着杨广探究般的目光,说道:「圣人,老臣反对扩大战争、增加几十万大军的理由有二:一是高元渊子游等重要人物都在辽东,然其兵力被卫王打了一次以后,仅仅只有二十余万了;而卫王此时的兵力,并没有比敌军差多少,只要他在辽东战场歼灭敌军,生擒或击毙高句丽君臣,那么接下来的战斗,将会变得异常轻松。既然胜券在握,为何要增加兵力?为何要劳民伤财?」

    「二是据薛小将军说卫王已然遣使联络百济,约着共同进军。以高、百两国的宿怨,老臣认为扶余章一旦见到我军如火如荼,定然挥师北上,勐攻平壤平原,搅乱高句丽大后方。而我大隋正好借此机会,令对方狗咬狗。致高句丽亡国之余,既能减轻我大隋损耗、又能借机消弱百济,可谓是一举多得。」

    「正是基于两上两个理由,所以老臣反对增兵。」

    杨秀眼见一些人似乎要发表反对看法,便抢先一步说道:「安德王,你的第二个理由,我杨秀很是赞成。但是你又如何能够卫王必胜?一定能够将高元和渊子游等人击毙于辽东?」

    杨雄明白杨秀是在配合自己、是在「捧跟」,便微笑着说道:「我们毕竟身在后方,不知卫王的的安排、情况,这个就要问一问薛小将军了。」

    刹那间,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小小的薛万备。

    薛万备年纪虽小、虽然很紧张,可他的智商绝对不低,否则也不会在长孙无忌当权臣、害死他兄长薛万彻时期,凭军功和才能当上左卫大将军了。此时听着这些大老的纷争,焉能不知这些人打算「摘桃子」?想着杨集的能力,以及安排杨纶袭取盖牟城和安市城的战略构想,便团团一礼,然后面向杨广说道:「圣人,卫王其实有了万全之策,定能让高元和渊子游等人有来无回。」

    「但不知卫王的万全之策是什么?」杨雄微笑着问道。

    薛万备纠结了一会儿功夫,终是一咬牙,抱拳躬身道:「事关军情大事,请恕末将无礼!」

    众人明白了,这孩子不肯说、不敢说。

    「圣人在此,有什么不能说的?」张瑾冷冷的说道:「难道在你心中,圣人还不如卫王?」

    薛万备虽是才智过人,可他终究是武将的后代,有着武人的血性,再加上他正处于「叛逆期」,一听张瑾此话,当即明白这个他所不认识的武将不是为难自己,而是将矛头指向杨集,企图通过自己犯傻来坑害杨集。

    他一下子就恼了,看了一下张瑾的官袍、佩饰,大怒道:「这话是将军说的,可不是末将;而将军这种不入流的离间手段,连末将都看得出来,焉能骗得了圣人与在座诸公?也难怪将军都胡子头发都白了,却还只是一个正四品下的武官,幸好将军没有带兵打仗,否则必败。」

    张瑾怒极而笑:「你……」

    「你ning隔壁,***你ning!」薛万备也是被杨集亲自带出来的小将,各种粗话脏话都会说,要不是因

    为他小、父亲又被调往涿郡任职,他还在凉州当童子军的将领。

    此时火了,而且他的后台又强又硬,且又看到身穿亲王服的青年人、身穿君王服的老人向着杨集,所以他根本就不怕这个刻意为难自己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