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他们没有杀入北平郡,但起码也要将我大隋压制到临渝关前。所以正如大王所言,我军当先发制人,否则,处处受制于人。”

    “宇文将军言之极是,末将附议。”杨义臣站起身来,向杨集拱手一礼,沉声说道:“大王,敌军此番增兵,定是因为帛衣头大兄渊子澄援军将至,一旦对方部署完毕,事态将会越发严峻,我们绝对不能再等下去了。”

    说完,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大王,末将认为先发制人可以,但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战术战法一旦用了,就没有第二次可言。我们必须将这有且仅有的机会用到关要之处,方能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战果,若不然,只会打草惊蛇,令敌军戒备有加,而我军的处境,却是愈加严峻。”

    “大王,末将附议!”骁果军主将阴世师亦是起身表态,他接着锋芒毕露的说道:“依末将愚见,拥有十万大军的西丰大营便是我军的首选目标,若是我军将之攻克,高进忠定然全力北上,这也给了我们以逸待劳的战机。”

    “只要我们将此二军成功歼灭,就能分兵攻占昌图城、磨米城和麦谷城。而高元和渊子游方面,由于兵力过于分散,加上李子雄将军和李景将军兵锋直指,他们根本没有多余兵力救援北方,至于渊子澄所率之军,更是远水救不了近火。”

    杨善会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沉声向杨集说道:“大王,阴将军此法不错,我军不打则已,要打就先打最硬的犄角。唯有如此,方能获得最大战果,后面之战,也将变得异常轻松。”

    在诸多良将的一一补充之下,杨集“先发制人”的战术逐步完善了起来,而目标也已定下。

    等到议论的声音渐渐消失,杨集目光扫视诸将一圈,拍板道:“诸位,那我军就打西丰大营,一战而破局。”

    “大王英明!”众文武轰然道。

    ————

    【求月票、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