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陈兵,扰敌军心。”

    此言一出,众人先是愣了一下,接着便是愈加欣喜、信心倍增。他们都知道百济集结大军消息一旦传到辽东,高句丽大军势必军心大乱,这也为大隋创下歼敌之机。

    杨集瞥了堂兄杨纶一眼,沉声问道:“杨副总管,冀州军能否担任重任?”

    “禀大总管!”杨纶行了一礼,介绍道:“末将所带两万冀州军,皆是能征善战之士。其中一万名将士虽然是府兵,可是他们都参与了平定汉王之乱,每个人都拥有实战经验。其个人战斗力、作战意志更是不用担心。”

    “却是为何?”杨集作为东路军主帅,要考虑的事情很多,但首先要做的,肯定是了解己方士兵的战斗力,这样才能部署到合适的位子之上。

    “圣人创立骁果军之时,给了冀州三万名额,这些士兵都参与了当初的选拔,他们最后虽然失败了,但每个人都是以一挡十的悍卒。”杨纶也是一名身经百战的悍将,自然明白杨集为何这么问,他介绍完冀州军的优势之后,接着把劣势也说了出来:“这两万名将士善于在平原作战,也能打阵地战、攻坚战,但是他们未曾打过山地战。”

    杨纶看了杨集一眼,有些无奈的说道:“而高句丽却山高路远、地势险要,只怕……”

    “无妨的!”杨集挥了挥手,安慰道:“辽东平原就是平原,只要我们把敌军主力歼灭在此,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

    “末将明白了!”杨纶闻言大喜,他最担心的就是跑了一趟,却在战场之上充当看客,如今经杨集这么一说,他放心了。

    “辽东郡、漠州郡战事吃紧,今天早上我先后收到李子雄和宇文述的求援信,称是防御压力极大,他们的被高句丽军压制得动弹不得,而高句丽偏师却堂而皇之的入境袭扰。你和李景率领两万冀州军、一万幽州军为前锋,你们用罢早饭、带好干粮,立刻走辽西走廊驰援辽东,吸引高句丽大军。”

    说完,杨集又叮嘱道:“你们到了辽东以后,听从李子雄的号令,以熟悉敌情为重,不得冒进。但是高句丽贼子如果犯境,你们和李子雄务必将之歼灭干净。”

    杨纶和李景肃然应命:“末将遵命。”

    “杨义臣。”杨集杨集点将道。

    杨义臣起身施礼:“末将在!”

    “我任命你为中路军主将,率三万凉州军和一万骁果军走安乐郡,进入饶乐州待命……”杨集目光看到于仲文,于仲文大喜,刚要起身听命,杨集的目光却又从他身上移开,转到旁边崔弘升的身上:“崔将军听命!”

    崔弘升连忙起身行礼道:“末将在!”

    “你为中路军副将,全力配合杨将军。”

    “末将遵命!”

    这时,杨集看了看面露失望之色的于仲文,微笑道:“于将军,你的任务并不轻松,甚至说是最重的。”

    于仲文慌忙起身道:“请大总管示下!”

    “奚族大酋长奚仲现在很不听话,他虽然依令集结了四万名士兵,但是他始终没有把一兵一卒派到前线;另外四部酋长因为他是饶乐州太守的缘故,不敢不遵他的命令。而你的任务,就是将这支军队给我拿下!”杨集说完,又向阴世师说道:“阴将军,你率麾下一万骁果军全力协助于将军。”

    “末将遵命!”阴世师起身应命。

    杨集深深地看了他一眼,面色凝重的说道:“骁果军成立至今,尚未打过一战,你们别让圣人失望。”

    骁果军是皇帝亲卫、亲军,看似十分荣耀,可是除了杨广亲征之外,他们很难获得上战场的机会,建功立业更是无从谈起;如果阴世师错过这一次战役,极有可能一直在骁果军为将,再也没有升迁机会。而杨集让他跟着于仲文领兵作战,便是私心的体现,他希望这位卫王系大老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