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百姓感受到皇帝和皇族反腐反贪、维护百姓利益的决心。

    四周百姓见杨集如此模样,众多护卫更是威风凛凛、杀气腾腾,顿时一个个如鲠在喉,都呼喊不出声来了,而场面也慢慢寂静了下来。

    马车驶到义仓广场正前方,调头面向众多百姓,而护卫瞬间一分为二,在马车之后列队,杨集站起身来,向百姓们说道:“义仓是百姓自己的储备粮食,所有粮食都是百姓的粮食,一般都是秋收缴纳一部分粮食存储于其中,待到灾荒时拿出来赈灾。而义仓的存在,也使各地百姓在灾年之时,有饭吃,不至于饿肚子、饿死。各地百姓因为享受了义仓好处,知道义仓粮能救命,所以每年秋收过后,根本不用催促,就会按照规定捐粮。”

    “义仓最初由百姓举荐出来的宿老来管理,然而很多地方的义仓管事监守自盗,将义仓之粮搬空之后,一把大火就把空仓给烧了,然后向百姓说是无意失火,致使百姓损失惨重。朝廷未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便由官府出面,修建能够防火防火防潮的义仓,同时让地方官府加上监督,使义仓管事不敢贪墨百姓们的粮食。”

    “这也是朝廷让官府监管义仓的初衷,朝廷唯一的目的是防止你们的粮食被不法之徒盗走,并不是要把属于你们的义仓之粮抢走。这一点,我相信大家能够明白!”

    杨集的声音不大,也不能让所有人都听得到,但是他每说一句,侍卫们便大声的复述一遍,所以清澈洪亮的话直接送到在场每个人的耳朵里,近十万百姓们都聚精会神地听着,谁也没再大声喧哗,偌大的场地鸦雀无声,偶尔风卷树叶的声音都能听得一清二楚。

    当最后这番话传到百姓们的耳朵里,许多人都默然点头,一些认为官府监管、想抢走义仓粮食的人,则是露出恍然的神色。

    裴矩暗呼一声“高明、聪明”。

    百姓见识有限,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官员等于官府、官员等于朝廷,官员的作为就是朝廷的作为、官员贪污就是朝廷贪污。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朝廷的各项律法和制度实际上都是好的,都是为了天下稳定、为百姓着想,只不过下到地方各级官府,就完全变了味了。

    现在经过杨集这么一说,朝廷、地方官府就和贪官污吏区分开来了,而百姓也知道官员的贪污行为是他们自己犯了法,与朝廷、地方官府没有关系。

    之后,再他niang的一杀。

    朝廷和官府的形象不但保住了,而且还体现出朝廷和官府反腐反败的决心,让百姓意识到朝廷对贪官污吏绝不姑息的坚定态度。最后,百姓肯定比之前更加拥戴“与罪恶不共戴天”的朝廷。

    此法,与《三国演义》中曹操斩粮官王垕的如出一辙;区别的是,贪官污吏是真的该死。

    “然而官员部队里有坏人啊!有些人当官的目的根本不是为了当好官、根本就不是急百姓之难,他们的目的是什么?是站在老百姓的头上作威作福,是利用朝廷授予的权力欺上瞒下、压榨百姓。”杨集接着说道:“贪官污吏在地方,成了土皇帝;他们捞钱的手段层出不穷、防不胜防。就拿义仓来说吧,他们以威逼利诱的方式,买通了义仓管事,然后把义仓里的粮食拿出去卖掉。”

    “据我所知,幽州各郡各县普遍都存在这个问题,为了给大家一个交待,同时也印证本地官员是否清廉,便决定当众打开义仓。仓中之粮要是被盗走,那没有什么好说的,杀!”

    说到这里,杨集大声道:“杀完,再抄家,再以其不法之财补足所缺之粮,然后分给大家,大家说好不好?”

    “好!”随着护卫们传话,人们开始兴奋了,人群之中暴发出一阵阵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

    有钱可分,还能看卫王砍人,当真过瘾极了。

    “给我押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