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杨广绝对不能容许的,故而把丑话说在前头,免得这些人误人误己更误国。

    “多谢圣人。”苏威拱手一礼,重新入座,他反眼看了看上首,却发现杨集默默的品茶,仿佛此事与他无关似的,根本没有多看一眼,好像自己努力争取的举办科举之权与他毫无关系、在他眼中更是不屑一顾!

    嘿,这小狐狸当真是虚伪之极。

    如果说杨集没有对朝政动心、没有夺取尚书令以前拥有的实权,苏威是绝对不信的。他是十分贪权的人,此时以己度人,觉得杨集现在对于权力显得这么安静、更没有什么作为,并不是他真的甘心当个虚高的尚书令,而是他当尚书令的时间太短,撷取权力的时机尚未成熟,可是他一旦坐稳了尚书令的位子,定然会发动疾风暴雨一般的进攻。而这,也是苏威绝对不允许的。

    当然了,苏威这种戒备和敌意并不单独是针对杨集,但凡是换作任何一人来当尚书令,他也不容许这个职务重新实化,以免影响到他的权力……除非,由他来当。

    只不过他也知道这个可能性极小极小,甚至形同于无,否则杨素死后,圣人何至于将尚书令虚设如是之久?但,人生都要有一个明确目标才行,万一哪天出现什么大变故,自己说不准真就当上实权在掌的尚书令了呢?

    “诸公,东/京洛阳那边,率先审问了一下小野妹子,得出了一个令人惊喜的消息。”就在苏威心念电转之间,杨广又向众臣说道:“据洛阳刚刚发来的急报上称,倭国本州岛的岛根县的的确确有一个盛产金银铜的‘石见银山’,而在倭国本州岛之北的‘左渡岛’则是一个盛产黄金的宝地。这两个地方的石头闪闪发光,一到晴朗天气,更是光彩夺目、金光闪烁。可见倭国正如卫王所说那般,确实有着丰富的金银铜矿,而且极易开采。”

    大殿内一片哗然,很多人都用迟疑不定的目光投到了杨集身上,杨集是第一个提出倭国盛产黄金、白银、铜的人,而且他说产出之地与百济极近, 大隋若是以百济为跳板,很多轻松就能渡到倭国本州岛。

    在他提出来的时候,大家几乎全部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毕竟杨集没有都没有去过倭国,单凭奇闻逸事来判定,说服力实在不足,要不是他的确判断出青州环渤海湾有金矿和银矿,而道王杨静又确实是找了出来,否则大家早就斥为荒谬的无稽之谈了。然而谁不料短短一两天时间之内,确凿的消息就从关押在洛阳的假使节嘴里传入关中了。

    这人莫非真有未卜先知的能力不成?否则,他怎么知道的事情的知识会有如是之是?

    迎着一双双神色各异的目光,杨集神情如常、面色澹澹,只是心中却有一种直觉:那就是杨广此时提出来,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其实是不安好心。他现在分明就是用倭国金银之事抢建一个政治斗争的台子,让文武百官、各大政治派系因为倭国的真金白银争斗下去,使各派为了实实在在的利益继续恶劣下去。

    亦或是可以说,这才是杨广办这场临时朝会的真正用意所在,而之前的几个议题,实则是为这一议题做铺垫。另外就是此事极有可能与军队、军事行动有关,不然他召来这么多武将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