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不久就知道了,惊喜肯定惊喜,但是这个惊喜早就过去了。本以为这种惊喜不会再有,可是当她们看了郑氏一眼,那种惊喜的感觉又不受控制的回来了。

    这倒不是小人得志,而是“力的相互作用”。

    郑氏如果谨守客人应有之礼,她们姐妹会觉得这份封赏来得十分尴尬,毕竟尚书令在大隋已是一个“神位”,而杨家人为了继承这个神位,不惜干出许多令人瞠目结舌的蠢事,事后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这个时候,要是当着人家的面接下这份封赏,这个感觉很是有些难以言喻。但是得益于郑氏之前的态度,她们此刻既感到心安理得、理所当然,同时还有出口恶气的感觉。

    “可知圣人封了大王什么官职?”萧颖一本正经的问道。

    秋水连忙作答:“禀大娘,圣人封大王为尚书省尚书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隋主沉浮】  【】

    此言恍若一股喜气洋洋春风吹进英武殿,所过之处,满殿莺莺燕燕、姹紫嫣红皆是随风而动,然有人惊有人喜,心事各自不同。

    卫王系女眷不知这个消息,自是听得欢欣鼓舞、欣喜若狂,至于妒忌什么的,根本不存在,只因杨集早已是令人只能仰望的人,此时的成就和地位更是超越了大家的认知,嫉妒已然没有丝毫意义。

    更何况杨集是卫王系“共主”,她们和王府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主公”荣升尚书令,家家户户也能跟着沾光,所以每个人都因为这个消息,喜笑颜开。

    这个消息于卫王系而言,自然是天大的好消息,但是对于杨家新一代主母来说,无异于五雷轰顶、晴天霹雳,郑氏感觉脑海一片空白,一种窒息的感觉让她的心脏仿佛停止了跳动。

    继而,一种难以抑制的愤怒、羞恼、羞辱涌上郑氏心头,他们杨家苦苦争夺的尚书令,竟然落在了这儿,皇帝是何等的不公?对得起一生兢兢业业、功勋卓著的公公吗?

    在丈夫过继给杨约前,杨玄挺的娘子没少吃郑氏苦头,对于郑氏的秉性自是知之甚详,又见她苍白的脸在扭曲着,而捏着衣襟的双手更是因为用力在颤抖,心中大为担忧。

    当然了,她不是担忧郑氏,她担忧的是杨家,以及自己那个小家。

    据她丈夫杨玄挺说,杨家人现在的观念非常可怕,几乎每个人都认为杨素打下一切功名、权力、官位,是杨家的,除了杨家人以外,杨素的各种官职都不能由其他人来继承。而皇帝册封下来的礼部尚书、民部尚书两大要职,他们觉得理所当然之余,尤显不够。

    阖府上下毫无敬畏、毫无感恩之心;阖府上下都这等“极端”,实在是太可怕了。(注2)

    “另外,州牧府说,大王已率凯旋之军抵达临松山一带,天黑之前,大军入城!”秋水接道。

    “太好了,当真是双喜临门啊!”众人又是一阵惊喜交集!

    ————————

    【注1:大业三年,杨广北巡时,史称‘帝欲夸示突厥,令宇文恺为大帐,其下可坐数千人……备仪卫,宴启民及其部落,作散乐’,意思是说宇文恺随随便便修个大帐,就能容纳几千人吃饭,帐内还有侍卫、还有乐师舞者载歌载舞,如果加上服侍的太监宫女、送饭菜的侍者,人数就更多了。照这句话来分析,皇宫三大殿怎么也能容纳万多人,所以玄武殿可供三四千人同时用餐之说,真不是夸张。】

    【注2:杨素死后一年,也就是大业三年,杨玄感就和叔伯兄弟谋划造反了,他们准备弄死杨广以后,立秦王杨浩为帝。到了大业五年,身为礼部尚书的杨玄感随杨广征讨吐谷浑,因为他有霸王之勇,杨广便加封他为亲兵大将,这个任命,完全是把自己的命交给了杨玄感, 这是何等的信任?当他们在大斗拔谷遇到暴风雪的时候,杨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