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正事!」杨广一听就知道扶余章是因为没有服众的身世、声望,所以为了表明自己是正统,于是给自己冠上了神话色彩。

    其实这是正常得不能再正常的操作,只因他爹夺取周朝天下之前,便借助他出生在般若寺之事,让人说他出生时,般若寺的天空出现紫气盈庭、万佛朝拜等神迹。

    这种事,百姓一般信以为真,可是作为湖弄百姓的群体,全都知道所谓的神迹是怎么一回事。杨集这么聪明,不可能不知道,所以他绝对是故意的。

    杨集笑了笑,说道:「扶余章野心极大、能力也比百济圣王强,他在仁寿元年登基,就一直在装孙子,同时像宇文邕那般,秘密联络人手、对「大姓八族」挑拨离间,使八大家族斗得不可开交,而他却从中获利。他仅仅只是用了六年时间,就从一个孤家寡人变成了名符其实的大王。」

    「期间还利用高句丽、新罗之间的纷争,积极与两边改善关系。高句丽希望百济对付新罗,新罗希望自己在和高句丽打仗时,百济不要在背后捣乱,便都与百济和好了。」

    「百济因此免遭战祸袭扰、得以安享太平,国力也得到了恢复,这又令他威望大为增强,八大家族创立的「六左平会议体」已经名存实亡。」

    听到这里,杨广说道:「照你这么一说,扶余章是个非常聪明的人,聪明人都懂得如何舍取!我会派人与他接触。」

    怎么派人接触,杨集也没多问,因为照杨广的意思,他接下来的任务,就是收拾只剩下半条命的吐谷浑。

    想了想,又转回了原题:「阿兄说让我去灭吐谷浑,共有三个原因,现在已经说了两个,最后一下,又是什么?」

    「第三个,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那就是京城即将发生一个应该比较大的风暴。」说到这个,杨广神色变得郑重起来:「关陇贵族各大门阀频频接触,我通过一个可信的心腹,知道了一些内幕。」

    「他们准备对付杨约、杨玄感一家子,如果杨家应对不当,便将矛头指向你、指向一切与司徒有关的人。此事如果展开,必将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动荡。洛阳,我倒是不担心,我担心的是关中、我担心关中兵变再起。」

    「如果兵变再起,你在凉州的话,可以从西边策应世明,如果没有兵变,也能震慑那些鼠辈。」

    「此事,我其实是可以制止的。但是我也希望他们闹一闹,这样好让我对多不数胜的散、勋、爵官下手。」

    另外还有一点,杨广没有说,那就是他作为一个皇帝,最要讲究平衡,绝对不能让朝堂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也正是因此,他没想过把关陇贵族赶尽杀绝,他要留下一部分来对抗山东士族,同时还要扶持皇族、外戚、河东士族、中原士族、南方士族、关中士族、寒门,让朝堂形成真正的九鼎并立之局。但是杨素死去之后,杨家却成了一个不可控的变数,他生前不但是征战数十年的常胜将军、军神,而且还是朝廷第一重臣,军政的人脉都很强大。

    如果杨素还在,杨广倒不是担心,因为他知道杨素识进退,不会做逆势而为的蠢事,可他生前的人脉关系,现在尽数落到杨约、杨玄感之手,而这两人和杨家子弟,却又是没脑子的家伙。

    他们连「厚死人薄活人」的话都说得出来、连「挟尸」要挟皇帝的事情都做得出来,还有什么是他们不敢做的?所以杨家也演变成了一个不可控的难点和大变数。杨广无论是从权力平衡去考虑、还是从江山稳定去考虑,都要试一试杨家。

    现在谁知道自己因为杨家前段时间的作为,对杨家异常不满,他倒是想看一看,当关陇贵族对杨家群起而攻的时候,杨家究竟如何应对?

    如果杨家大败、惨败,杨素的人脉关系到底是不顾自己的不满、也要「忠心耿耿」的站在杨家那一边,还是人死如灯灭、一拍两散。如果两者都有,又有哪些人,对杨家「忠心耿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