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看,可这话虽然难听,但却戳中了他的痛处,于是便黑着脸拱手道:“请大帅放心。”

    “嗯!”渊太祚是一军之首,当坐镇中枢,若是长期呆在这里,那就是不务正业。他点了点头,便率领一干亲兵下城,向官署走去。

    。。。。。。

    城外,假装生气的杨集目视刘权率军离开,又看了旌旗招展的北夫余城一眼,调转马头向后退去,率亲卫来到临时中军大帐之中。

    这一战,杨集打算全部用异族军来打,所以刘权率领的隋军士兵虚晃一枪,又回了大安县军营,他本人则是接管了突地罗的军队。而自己率领的这支军队则是奚人的前锋,主将是李大亮、宗罗睺,以下各级将领以凉二代为主。

    至于奚族士兵的装束、发型和粟末靺鞨人差别不大;打出来的旗号,也是粟末靺鞨的,所以杨集也不担心高句丽看出什么。

    即便看出了,也没有多少意义,毕竟大隋和高句丽都没有做好全面作战的准备,就算高句丽吃了个暗亏,只怕也是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杨集解下斗篷,扔给了张出尘,向李大亮问道:“奚人主力之军现在何处?”

    “据斥候来报,奚人主力已经过了新开河,正在加速赶路,昨天午时前,应该可以赶到。”李大亮拱手作答。

    杨集沉吟半晌,说道:“不出意料的话,渊太祚将会合兵一处,如果渊沧海的军队到来,将会加重我军的压力。”

    说到这里,杨集取出一支令箭,交给了朱粲:“老朱,让奚仲兵分两路,一路两万人,此军主要是对付渊沧海;另一路负责拦截溃军,尽最大力量歼灭敌军士兵、拖延溃军南下的时间。”

    从北夫余城到高句丽的地盘,足有四五百里,而眼下这个天气,无疑是溃军最好的敌人,丢盔弃甲的溃军一旦失去了物资,将会大量死在雪原之中,真正逃到高句丽的,能有一半就不错了。

    “喏!”朱粲接过令箭,出大帐去安排人了。

    “李大亮、宗罗睺!”杨集又吩咐道:“你们将四千人马,分做四队,每隔一段时间,就去城池绕一圈,别让城里的高句丽军安生。”

    北夫余城城池巨大,而他们的兵力不足,根本不能包围城池,若是分守四门,容易让高句丽逐个击破,之前“鞭”打刘权、突地罗,就是营造出来的一个假象,让渊太祚误以为他们打算强攻,之后的安排则是将敌军的注意力引到西城、南城,好让北城空出来,便于奇兵从密道中行事。

    “末将遵命!”李大亮、宗罗睺答应一声。

    “大王,北夫余城既然有两条密道,何不在晚上杀进去?”充当侍卫的薛万彻一抱拳,沉声问道。

    “愚蠢!”杨集瞪了他一眼:“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乃是莽夫所为,拿将士们的性命去冒险,不值得。”

    众将退下以后,杨集向已经回来的沈法兴问道:“城内还有粟末靺鞨人吗?”

    “还有数千俘虏、数千民众。”沈法兴想到杨集之前的布置,脸色微微一变,他犹豫了半晌,拱手道:“据卑职所知,大王在凉州执行的对外策略是:凡愿归化者、皆为隋人;若是我们一把大火烧了北夫余城,这些人被高句丽军关押的人,岂不是死绝了?”

    “归化、化的是人心。”杨集说道:“北夫余城如果是在凉州、亦或是楔入我朝国土的奚族,我们只要花上几十年时间经营,就能使它们没有胡汉之别;其中的百姓,也会变成大隋的子民。”

    “但生活在这里的人,也不是凉州四周,以及奚族人,他们缺乏汉文化的基础,除了迁徙以外,还难将这里的人归化,如果胡汉混杂,反有胡化的危险,这是其一。”

    “其二、包括北夫余城在内的粟末靺鞨地盘,处于四战之地,而我又不能长期呆在这里;我们一旦退走,这里的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