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宇文述赫然在奏疏最后写着,“京兵整顿之后,豳州军兵力为各营之最;窃以为豳州军原有老弱也应酌情裁撤部分兵员,况臣听闻豳州军老弱不操弓射、不列战阵,执着于队列优劣……臣领兵半生、打了数十年的仗,从未听闻这等练兵之法,卫王如是标新立异,着实令人费解……”

    这段话虽然不是直接弹劾杨集,但是在表功之余,也是表达了他的强烈不满:

    毕竟现在有十三个军营都要整顿、裁军,豳州军却只是把老弱划入工程营,可最后,还不是要朝廷供养?如果杨集坚持要供养老弱之士组成的工程营,那么裁军之说,又有何用?而且十四个军营的将士,都是大隋的兵,凭什么单独让豳州军特立独行?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他宇文述身为军改执行总指挥,竟整顿不了豳州军,管不了豳州军,这又是什么道理?

    这是宇文述在武举舞弊案以后,首次借功向杨集发起反击,同时也是试探杨广的态度。

    宇文述这封奏疏并非是直接呈给杨广的,而是走了兵部、“军改指挥部”、议事堂的流程;已然引起众多将军组成的“军改指挥部”赞赏。

    奏疏走了这么一圈下来,也让负责监督的御史注意到这支游离在“军改指挥部”之外的军队,他们听到“军改指挥部”对豳州军、对杨集有了很多不满;这才跑去窥伺豳州军军营,收集杨集、杨庆等豳州军将官的素材,为下一步的弹劾做铺垫。

    当然,宇文述并非是诬告,因为这是实情,只因杨集在这段时间里,对士兵的操演,更是引发了很多非议。

    当消息流传到忙得半死的宇文述的耳中,于是便做出了未知全貌嗤之以鼻之状。

    ————

    (昨天读大学的侄子在学校庆生、还交一个女朋友,叫我这个亲叔叔过去了,所以昨天更新不了,今天这章补上。)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