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站了起来,从袖笼中取出一个厚厚的牛皮纸信封,跑到杨集面前“噗通”一声跪下,他颤声道:“末将除了吃这三百空额,平时也贪墨了些军饷,每一笔不法所得,都详细记录。而这些不法所得,末将一钱都不敢花,已经让亲兵入京,让家人将这些钱送来,明天天黑之前,即可送到军营之中。若是明天兵卒闹事,大王可以用来发饷,以资军用。”

    唐世宗将厚厚的信封交给走来来接信杨暕以后,苦涩的向杨集说道:“大王,末将自知有罪,还请大王给予末将戴罪立功之机。至于罪行,末将愿意以金赎罪。”

    以金赎罪这法子,周朝时期就有了,当然,重罪自然是不许赎的。隋朝修律之后,对具备“以金赎刑”条件的罪行,都明确的列出相应的赎金数目。

    之所以有这种奇葩的“以金赎刑”,主要是出于三個方面的考虑:一是这年代识字率低,九成以上的人读不懂各条法令,而朝廷“以钱币量刑”的方式颁布天下以后,能够口口相传,很直观的向人们展示了犯罪成本,使人们在将要犯罪之前,先行想想自己是否赔得起、赎得起。

    二是有的人本身并不想犯罪,可是因为不懂法,无意之间造成了事实上的犯罪,而“以金赎刑”的存在,既能弥补受害人,又能起到怜悯无意犯罪的人的作用,如此一来,便兼顾了人情和法理。

    三是向现实妥协,只因很多时候,都是世家门阀、达官贵人那些无法无天的纨绔子弟在犯罪,可是他们犯下的罪,却又达不到重罪的地步,朝廷如果不追究,会导致他们更加无法无天、令其他人加在效仿;若是追究吧,就有了苛待功臣之名,容易丧失人望,重新的是哪怕追究了,罪犯的家人也会用逼迫、收买的法子,令办案官员就范。

    与其让他们在私底下权钱交易、进一步败坏法度,倒不如明文规定“以金赎刑”的等级,将这笔钱收入国库。

    如果杨集兵败而归、或是死于桥山贼寇之手,唐世宗当然不会上门认罪,但遗憾的是,杨集不仅没有死,反而轻松的歼灭了桥山贼,当他听说杨集凯旋而归的消息以后,便意识到他们之前的种种方案都会以失败告终。

    几经考虑之后,唐世宗索性在杨集展开调查之前,上门自首,罪责便轻了些,如果再戴罪立功了,罪责又轻一些,虽然不能完全免罪,但是至少不用死了,等朝廷量了刑,大不了倾家荡产、砸锅卖铁来赎罪。

    杨集大有深意的打量了唐世宗一眼,不咸不淡的微笑道:“唐将军深明大义、知难能改,真是难得之极啊!”

    唐世宗这番话看似很坦诚,其实隐瞒了很多很多,比如部分老弱病残,以及不当值的兵卒,他们往往是减半发军饷;比如军粮采办过程中,以次充好;比如把加强训练时期的伙食,改为平时伙食,而平时的伙食,又会加以克扣;比如将领职位出现空缺之时,他们往往待价而沽,甚至还会以竞价方式卖出去……

    但是不得不说,唐世宗这种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法子,远比一毛不拔的鱼赞“坦诚有效”,也难怪人家在史上成为一路反王,而鱼赞却以耻辱的方式、默默无闻的死去。

    正叙话间,就听得外间传来朱粲的声音:“大王,有个名叫辛世杰的人,正在外面求见。”

    “嘿。今天晚上可真是巧了。”杨集冷冷一笑,向唐世宗说道:“唐将军,先随我的亲兵至内堂避避,无论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都不能声张,否则,休怪我不给你机会。”

    唐世宗狐疑的看了杨集一眼,拱了拱手道:“多谢大王。”

    然后又在杨暕的引领下,进入了后堂;当他甫一入内,立马目瞪口呆、脸色大变;只见鱼赞坐在坐榻之上,正以一种凶悍的目光盯着自己。

    过了好一会儿功夫,唐世宗才回过神来,结结巴巴的说道:“你你你……你怎么在这里?”

    鱼赞冷哼一声,目光喷火地看向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