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不止而死。

    所以她们的杀伤力相当大,而且到了紧要关头,还能当挡箭牌来用,若是再把萧颖发明的‘防弹衣’穿上,连强弩都射不穿。

    类似这样的相扑高手,张掖杨府也不少,不过由于她们不擅长沙场战技,还能把战马累垮,所以杨集打仗的时候,通常不作考虑。

    至于独孤敏这个王太妃,她自从杨集出仕以后,就成天说不再理会杨集的死活,还说杨集是好是歹,通通与她无关;可是当娘的,独孤敏又怎么可能不关心自己的儿子?

    这不,一听说儿子没事搞什么北伐,便一路从洛阳跑去甘州,陪儿媳苦苦等候儿子消息;然而一听说儿子又打赢了突厥,便又故作不屑的跑回大兴。到了大兴以后,又老老实实的按照儿子之意,找上嫂嫂,把柳如眉和独孤平云结拜之事谈妥了,等他们以后回到京城,选个黄道吉日结拜即可。

    至于裴淑英那个叛逆少女,也要独孤敏来解决,当然她也十分乐意去解决,只是她还来不及行动,儿子的捷报闹得满城风雨。

    坊间那些英雄论、天神论,虽然奇葩,可她却听得津津有味、乐不可支。不过随着杀俘消息的传来,风向就开始变得不对劲了。

    独孤敏一下子就从中嗅出了阴谋的气味,不过她也没有什么行动,而是静观其变,直到皇帝加封丈夫为“开国卫昭王”,她才稍微放了心。

    但是忽然淡去的流言蜚语、弹劾风波,还是令她不敢有些松懈,因为直觉告诉她:目前的安静,只是为更大风波蓄势,并非是真正的风平浪静。

    “太妃!出大事了。”柳絮冷着俏脸,快步走了过来。

    “慢慢说,这天还踏不下来。”独孤敏平静的语声中的些许威严,给人一种安心的感觉,仿佛天塌下来,她也能一力扛着一般。

    “喏!”柳絮心下稍安,但依旧恼火愤慨的说道:“一个时辰前,有人说公子与西突厥早有往来,并且说公子此次北伐、大破突厥、杀俘虏是方便西突厥泥撅处罗可汗更好的占领大湖区。也不知这个荒谬的流言从何传出,仿佛一下子就传遍了全城一般。对于这种荒谬传言,多数人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但是如果没有及时制止的话,我怕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相信。”

    “先说文会为了谋取军功、无故攻击弱族、残忍的屠杀俘虏;现在又说文会为西突厥开道,一环扣着一环、一步比一步致命,真是好算计啊。”独孤敏虽然语气平静,但目光中充满了煞气。

    柳絮小心翼翼的说道:“太妃,照您所说,散布流言之人,分明就是离间圣人和公子,若是圣人有什么不好的想法,麻烦可就大了。公子如今不再京城,无法入宫自辩,现在如何是好?”

    独孤敏不禁意外的看了柳絮一眼,这个丫头有这等见识,也难怪儿子让她当什么“天门门主”了。她略作沉吟,淡淡的说道:“要想化解这个流言,一点都不难!”

    柳絮大喜:“太妃有好办法了?”

    “好办法没有,不过有个笨办法。”独孤敏一脸平静的说道:“你不是‘天门门主’吗?你让那些门徒说得更夸张一些。”

    柳絮求教道:“太妃,那我们怎么说?”

    独孤敏微笑道:“就说文会早已勾结东西突厥、企图裂地造反,大湖区便是他的养兵之地;他北伐大湖区、屠杀慕容卑的俘虏,实际是杀人灭口。打败突厥军则是讨好北方百姓、收买人心。至于突厥军呢,根本就没有死一个人,突厥人配合他骗完人之后,就退回去了。对了,你们也可以说我们一家子是突厥人、高句丽人、吐谷浑人,是敌国安插到大隋的高级细作……反正你们怎么造谣都行、越离谱越好。”

    柳絮几乎听晕了,可是当她细细一想,便意识到了个中妙处,她恍然道:“太妃,我想我比较明白您的意思了。”

    “你明白了什么?”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