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集起身走到地图前,从木架上抽出一根木棍,在“△”中北部点了点,这才向杨善会说道:“这两万降兵呢,并非是投入到前方战场,而是当作游弋在前军、后军之间的机动之军,它的作用有三:首先、前方城池一旦出现危机、破绽,他们立即在城外骚扰敌军、攻击敌军后方,从而缓解城内守军的压力,如果两个城池同时现出危机,则可分兵援救。其次、攻城敌军要是后继无人、大败而归,则是辅助城内守军大破敌军。第三、敌军要是对扎拉、巴彦布、阿尔泰守军置若罔闻,只管集结重兵闷头北上,那么这支军队便是主战之军,为汉受降城、扎拉、巴彦布、阿尔泰守军争取合围的时间、创造歼敌战机。”

    这么简单的道理,杨善会当然知道,只是有一些将领不太理解、不太赞同这个分兵决定。

    虽然说杨集只须下达分兵决定、作战指令,众将都会无条件的遵守,但是强行命令的效果,肯定不如心服口服的效果好。所以他专门在军事会议上点了出来。

    此时一经杨集解释,众将均是频频点头,杨善会的目的自然也就达成了,他微笑道:“既是如此,那我没有异议了。却不知大王决定让谁来担任此军主将?”

    杨集说道:“你啊!”

    杨善会听得目瞪口呆,结结巴巴的问道:“大、大、大王,你没有开玩笑吧?”

    “这么严肃大事,我怎么可能跟你开玩笑?”杨集看到杨善会瞠目结舌、一脸不可思议的表情,便淡淡的说道:“你和韦云起都是文武双全、深诣军略的帅才,在武艺方面,他甚至还打不过你。既然他都做得出这么多轰轰烈烈的大事,你杨善会为什么不行?你杨善会有什么资格说不行?”

    就这个理由?

    杨善会哭笑不得的看着杨集,连他都不知道自己这么能行,也不知杨集哪来的信心,竟然儿戏般的将两万大军交给自己,不过他心中暖洋洋的,异常感动,当然也被杨集最后那两问激起了傲气。

    心中更是暗自决定,一定要好好打这一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也不枉杨集对自己的信任和重视。

    当下便点头答应,并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大王让我带兵可以,但我需要一名副将。”

    杨集大方的一挥手:“你要谁?只管点名。”

    “大王,我要朱将军。”杨善会看了看下面的将领们,最后将目光定在了朱粲的身上,朱粲这货十分能打,但是他却从未带过超过两百人的军队,也正因为缺少带兵经验,被杨善会相中了。杨善会觉得自己如果把朱粲带好了,更能显示出的本事。

    朱粲脸色涨得通红,急得他差点哭了,连连摇头道:“我不行、我不行的!长史让我做菜还行,带兵的话,您真的找错人了。”

    杨集说道:“男人不能说自己不行,就你了。”

    “喏!”朱粲苦着脸应了一声。

    “这才像话。”杨集这番任命看似胡闹,实际上却很稳妥、安全。只因这支偏师的主要使命是把几个战争节点连在一起,哪里需要他们、他们就去哪里,若是引来大量敌军围歼,其他节点都能就近援助,安全得很。

    只要打赢了这一回,有过带兵经验的杨善会和朱粲便有信心了,他和韦云起等人,不就是这么打出来的吗?

    记室参军事杜如晦想了想,忍不住起身问道:“大王,我大隋现在无心占领大湖区,而东突厥、西突厥二部、薛延陀却对这里虎视耽耽、垂涎三尺,我们何不退出大湖区、坐看他们狗咬狗呢?等他们打得损兵折将、再来收拾残局不是很好吗?”

    “自从东突厥统一以后,东突厥便打破了势力的平衡,成了一家独大的存在;其他三大势力因为相互牵制、相互攻伐,哪一家都没有具备与东突厥争夺大湖区的实力和魄力;若是强行为之,其他两大势力就有了歼灭这个势力的良机。比如说薛延陀就是最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