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感到心惊的是,哪怕是他的儿子慕容燕也还在中部地区,若是隋军趁虚北上,直接就能席卷到中部,届时,失去了后勤重地的他,又如何持续下去?

    想到种种后果,慕容卑心乱如麻:现在该怎么办?

    旁边仆骨崇急声道:“大汗,隋军既然杀来,我们应该全力救援南部,如果我们现在再去打薛延陀残军,不仅贻误战机、失去根本重地,甚至用不了多久,就会变成现在的薛延陀,而隋军则如现在的我们。”

    “嗯!”慕容卑努力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招手唤来一名亲兵百夫长,他取出一支金箭递了过去:“这是启民可汗的金箭,金箭所至,如本人亲临,你速去突厥北汗庭阿史那·俟利弗设,向他求援,就说隋军大举进攻大湖区;如果他们不想失去一个盟友、如果他们还想要大湖区赋税,就立刻挥师来援!”

    “遵命!”百夫长接过金箭,带着一队亲卫打马飞驰而去,仆骨崇望着士兵远去的背影,十分担忧的向幕后卑问道:“大汗,会来救援吗?”

    “这是突厥得到大湖区的机会,阿史那·俟利弗设也知道大湖区的价值所在,他也不希望这里受到隋朝控制,所以他一定会大举来援,”慕容卑说完,随即向仆骨崇下达命令:“令大军调头南下,拦截隋军!”

    对于现在这个严峻之局,其实慕容卑也想过,甚至还与启民可汗专门沟通过此事、表明过态度,他知道凉州隋军要是不忿而挥军来战,自己根本就不是对手,一旦他被隋军击败,隋朝一定重新扶持一条更听话的狗,使隋朝的势力深入大草原。虽然直接受损的固然是慕容卑,可是从长远影响来看,对突厥也不是好事,所以启民可汗答应过他,只要隋军攻打他,突厥便会以慕容卑的名义出兵参战。

    启民可汗之所派次子阿史那·俟利弗设驻守突厥北汗庭,一方面是启民可汗加强对东突厥中部地区的掌控,另一方面是防止慕容卑东进、隋军北上,但同时,也是在保护慕容卑。

    。。。。。。。。。。

    隋军方面,杨集也收到慕容卑的重要军情,当他知道慕容卑之军尽皆部署在大湖区北部,便决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战线推到中北部。

    杨集为了尽快占领中南部,便重拾上次作战思路,将大军分成三路,自己率领两万精兵继续贴着于都斤山山脉北上,从东面扫荡忠于慕容卑的部落,同时也肩负着防御突厥干涉。

    中路军以崔师和史怀义为主,他们除了三千渭州军以外,还有附近各部两千名应约助战的羌人;史怀义在上一次远征大湖区时,便是斥候主将,对这一带比较熟悉,崔师有他辅助,至少省去很多麻烦。而同时,杨集又令李大亮率领一千名精兵为三军联络军,这敢是重操旧业。

    至于左路军主将则是李靖、副将本王行也是再征大湖区,他们将率领一万庭伊联军、韦云起的一万羌兵贴着金山山脉北上。然后三军汇合向慕容卑部发动进攻。

    但是杨集也知道战场瞬息万变,战机变化不是事先能够料到的,况且慕容卑也不是等着他们去围剿木偶,所以杨集又赋予了崔师和李靖临战机变之权,准他们根据情况变化而调整战术,若是中路军和左路军需要联合作战,那么主将是李靖,而崔师则会降为副将。

    杨集没有遇到什么异常情况,他上一次在大湖区杀出了赫赫凶名,当挡在他面前的各部听说杨集再战大湖区,能跑则跑,不能跑则降,而杨集这一次不是以杀戮为主,对于投降各部,均是加以安抚,并说自己是来对付慕容卑的,与诸部无关,若是谁在战争中立下大功,那么他可为大湖区新主。投降诸部一来怕杨集、二来是对一直打仗一直横征暴敛的慕容卑有所不满、三来受到“大湖区新主”诱惑,便响应了杨集的号召,纷纷派遣青壮参战。

    在恩威交加之下,杨集这路大军几乎一仗未打,便推到了木查干湖一带,而为尉迟恭为主将的仆从军也壮大到了六千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