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替死鬼罢了。”杨集看了独孤顺一眼,不咸不淡的说道:“如果我要对付独孤家,那就先让人在凉州制造粮荒、引发暴动。之后再把独孤家帮助前秦州刺史元善、前岐州刺史李渊、前泾州刺史等贪官污吏补官仓亏空之事一律告诉圣人,届时圣人新仇旧恨涌上心头,又看到独孤家与元家联合一起,你们认为他要如何对付独孤家呢?”

    杨集说的独孤家帮元善、李渊等人填补亏空、度过难关之事,其实想查很容易的,一来是他们运作时间短、运量庞大,独孤家仓促之间,终究还是留下了一些蛛丝马迹;二来是这些产自南方的稻子最终都运到了甘州,但是秦州、岐州又不是产水稻出名,如果秦州和岐州不亏空,又怎么可能用价值更高的新稻米补足数目?而天下之间,除了掌控大隋粮食生意的独孤家以外,谁能在短短时间内,用堆积如山新稻米替代官仓中的谷物?

    如此一一清理下来,杨集虽然没有确凿证据,但已猜了个八九不离十。

    “嘶!”独孤氏兄弟倒吸一口凉气,互视一眼,皆意识到独孤家的情况着实是不妙之极。就杨广对关陇贵族态度、对凉州和西域重视程度而言,如果杨集真的这么做了,独孤家定然承受不住杨广的怒火,最终在天下万民拍手称快中,湮灭于历史长河之中。而杨集却没有这么做,说明他不仅是带着诚意来,而且与独孤家和解之意不言而喻。

    独孤顺自然不是愚蠢之徒,心中很快就有了取舍,他低叹一声,沉声说道:“承蒙卫王大恩,使我独孤家得以逃过一大劫难。我独孤家和卫王的旧怨,从现在开始一笔勾销。”

    杨集笑了起来:“如此甚好!”

    正如独孤氏兄弟所料,他确实有化干戈为玉帛之心。他虽然忠于大隋,以消弱世家门阀为己任,可是这并不代表他是个纯粹的忠臣,更不代表他是个不知变通的愚忠之辈。

    以他的处境而言,首要任务是保证自己安全无忧、生命无碍,在这两大前提之下,才有资格谈维护大隋的传承,为了活下去,适当的和仇恨不算大的独孤家和解,实乃百利而无一害。有了现在这一番对话,虽不至于使双方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但是最起码能够让自顾不暇的独孤家保持中立,使他暂时少掉一个大敌。

    当然了,他登门与独孤家族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这暂时的和解,而是要独孤家把粮食运去甘州,如果独孤家做不到这一步,情况又是两说了。

    独孤顺不仅明白这个道理,也知道杨集告诉自己的一切手段,实则是一个无法规避的阳谋,所以在杨集离开以后,便对独孤整说道:“你也听到了,这粮食和食盐生意是万万不能做了,早点将之交割完毕。”

    “小弟明白了。”独孤整苦笑点头,问道:“凉州需要的粮食,我们应该如何定价?”

    独孤顺看了兄弟一眼,缓缓的说道:“将我们储备在关中各地的粮食全部拿去凉州,至于粮价嘛!自然是在商言商了。”他想了想道:“就以当地的价格出售吧!若是一时半会卖不完,就以贱价卖给凉州州牧府。”

    独孤顺对于当初的决定,其实一直在后悔着。当初,他便意识粮盐生意容易留下把柄,便决定将之转让出去,但这两大暴利生意涉及到各房各支的利益,故而决定以独孤敏独占的丝绸之路北道来替代。

    为了拿到丝绸之路北道的生意,独孤顺不惜引步迦可汗攻打凉州,目的是将杨集弄死在凉州,以此来打击视子如命的独孤敏。不料最后偷鸡不着蚀把米,非但没有达到打击独孤敏的目的,反而成就了杨集的巨大威名。重要的是,还搭进了独孤陀一房。

    对此,独孤顺不止一次后悔过、反醒过,若他当初没有低估杨集、没有采取这种见不得光的手段,而是将使绊子改为合作,今天的丝路联盟或许就有独孤家的一席之地了。

    据他所知,丝路联盟自创立以来,说是日进斗金亦不为过,一些投资大的参与者、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