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能力稍微不足。

    而郝瑗和凌敬恰恰相反,他俩足智多谋、长于军略、应变能力极高,是杨集统兵作战时期的最佳拍档。相对于凌敬,郝瑗的优势就是加入王府时间长,这不是说杨集不信任凌敬,而是郝瑗此前虽然没有刻意去收集世家门阀的信息,但因为他有一个惹是生非的‘主公’,使他也在潜移默化之中,将重心关心注到了世家门阀这一块。一旦他扛起情报头目的旗帜,立马就能开展工作。

    虽然暂时少了一个郝瑗,可他还有凌敬、宋正本、魏征,更况且薛举和尉迟恭、李大亮也不差,所以这些人在凉州,远远够杨集使用了。而且杨集除了自己的私人幕僚团,还有官方中的李靖、杨善会、阴世师、张须陀、刘权、麦铁杖、薛世雄、韦云起、张定和、王辩、王威、高君雅、尧君素等人。

    所有这些人,没有一个是任人宰割的善类。

    如果把这些皆有实战经验的人凑到一起,杨集横扫西域都不在话下,一个四面漏风的吐谷浑又算得了什么?

    杨集现在是真真正正的上位者了,凉州军事交给了杨善会、阴世师、韦云起;政务交给虞世南、王琮、何妥;律法交给萧瑀;教育交给刘炫、刘焯;中间再穿插杨师道少年辈。所以他凡事只要过问一下,凡事只要了解一个大致便成了,细节方面自有这些人去处理。这也让杨集难得的空闲了下来,静下心来考虑下一步计划了。

    这也是一州州牧的职责所在,大方针大战略由他来考虑,而麾下文武则负责完善大方针大战略的细节问题、监督各州落实情况。

    在王府集团幕僚团队,也渐渐走向完善,军有薛举、尉迟恭、李大亮;政有宋正本、魏征;谋有郝瑗、凌敬。

    正是有这些中坚力量介于杨集和朝廷、各州之间,所以他才可以潇潇洒洒的赖在京城不走。而且他人虽不在凉州,但是由于有了飞鸽、飞鹰充当传讯工具,故而他对于凉州发生的事情知之甚详。

    “公子,凉州长史杨善会、甘州总管张须陀、韦云起将军连袂造访。”轻松的气氛,被朱粲那粗犷的大嗓门打破了。

    “我知道了!”杨集点了点头,改道向灯火通明的中‘堂’会客厅走去。

    杨善会、张须陀、韦云起在杨坚病危期间,跟杨集带一万凉州兵进入关中,他们三人本来是不应该呆在京城这么久的,可是由于杨集带着他们参与了平定杨谅的叛乱,所以时间都被耽搁了下来。等到叛乱结束,武举紧接而来,杨广为了保证乙榜军营的安全和公平,便让与京城权贵没有瓜葛的凉州军坐镇乙榜军营,故而大家想走也想不了。

    杨集与三人见礼之后,杨善会拱手道:“大王,兵部今天忽然给凉州送来五万套武器装备,卑职这里已经签收了,数额无错,但不知这五万套武器装备拨给哪一军?”

    杨善会这些日子代表凉州州牧府与朝廷各部接洽粮食问题,他今日在清点粮食之时,意外的得到朝廷送来五万套武器装备的消息。他知道现在还不到更换衣甲的时候,也没听过哪支军队缺少武器装备,特地带着张须陀和韦云起来问个清楚。

    “五万套?”杨集听了此话,也是深感意外。在他和杨广谈判的内容之中,主要还是粮食,万万没有想到竟然忽然多了五万套武器装备,这实在是额外的意外的惊喜。

    “正是!”杨善会笑着解释道:“这五万套包括盔甲五万副、横刀五万把、长矛三万支、战槊两万支、步弓三万张、骑弓两万张、箭矢二十万支;另外还有强弩两万张、弩箭十万支。”

    “别的还成,就是箭矢少了一些。”杨集嘟哝道:“为了让我滚蛋,竟然只给这么点东西,真够小气的。”

    “大王,已经不少啦!”杨善会、张须陀、韦云起深感无语,他们在京时间也不久了,与尚书省各部接触的次数也比较多,在这期间,他们遇到不少索要武器装备、钱粮物资的地方军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