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书籍来改变寒门、普通百姓的家族命运,同时也是希望大隋王朝以后实现人才多样化、打破世家门阀垄断官场的壁垒。

    武举是他用来稀释关陇贵族的武器,但从大势上说,这是一个长久的工程,所以受益最大的,却是马上可以由此入仕的民间武士。但是因为王世充等人的操纵,使这项大好事,慢慢变味了。

    如果他杨集没有发现乙榜漏洞,并且任由事态发展下去,这几万名千里迢迢赶来的武士,定然会觉得是杨广在愚弄他们,继而觉得杨广的天下是一个黑暗如墨的王朝。

    杨广这样做了不说,不仅是等于没做,反而比没做还令人心寒。

    在杨集看来,杨广这个缺点可不利于当一个号令天下的皇帝呢!

    瞧瞧人家李二,就很擅长炒作。

    小事情他向御史言官妥协,御史言官心满意足了,于是使劲的帮他鼓吹,使他博得了‘善于纳谏’的美名;但是很多大事,人家李二照做不误,可是因为御史言官站在他这一边,帮他经营名声,故而他哪怕做了许多穷奢极欲之事,也没有遭人黑。

    而杨集说的这么多,其实是代替杨广解释,让这些武士明白杨广虽然是皇帝,但也需要与世家门阀抗争、需要向文武百官妥协,并非能够一言九鼎、说到做到。同时也是给这帮人灌输一个理念:皇帝和大家是同一伙,大家在国内的共同敌人,是阻碍‘人尽其才’世家门阀大官、是把控了推荐权的地方郡望。

    杨集之所以等到今天出场,则是因为寒门武士的愤怒值还不满槽,而军营内的种种表现,以及之前的各种传言,已经成功的大家心中怒火撩到了极致,自己此时出来熄火,效果比以往更好。若是错过了今天,武举便正式按照王世充等人的计划举行了,到时候再来扑灭,也没用了。

    说到这里,杨集注视着寒门武士那一边,继续说道:“这是前所未有的伟大创举,也是尔等寒门子弟前所未有的福音。但是圣人在决定举办武举之初,却遭到了满朝文武的反对。满朝文武为何反对?是因为广大出类拔萃的寒士一旦步入官场,便会冲击世家门阀世世代代占领的官位,优秀的人士和底层官员一旦多了起来,那么那些身在高层、但却十分平庸的世家官员自然被一一淘汰。”

    “这样的局面,显然不是世家门阀、满朝文武希望看到的,所以他们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纷纷反对武举,当圣人允许他们子弟也报名参与时,他们又怕自己的子弟争不过广大的寒门武士,于是强烈要求圣人将八百个名额都从他们家族之中挑选。圣人自然不答应,于是他们又端起了高高在上的架子,说什么世家门阀子弟不屑与寒士为伍、不屑与寒士一道竞技,故而才有了武举甲乙二榜。”

    “然而哪怕圣人分甲乙两榜了,可世家门阀尤不满足,他们利用熟悉律法、善于抠字眼的王世充等人,拟定了漏洞百出的考试章程。正是因为章程上说只准五品以上的官员子弟考甲榜,而对乙榜没有任何限制,所有大量世家门阀子弟、官宦子弟都涌入了乙榜。同时,由于骑术、舞刀、舞长矛、舞自选武器、兵法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所以他们打算在考试过程中,给世家子弟打高分,给寒门武士打低分,最终把这四百个名额通通卖给世家门阀子弟。”

    说到这里,杨集话音一转,那股无奈却是尽去,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振奋:“好在圣人发现乙榜存在问题,知道有人在这其中操纵武举,于是便让我来担任主考官、总监察。并且将那些已经报名了的世家子弟、宦官子弟、假子一律踢出乙榜,不许任何一人参与考试。”

    “新的考官就是台下这一千名来自边军的校尉,他们皆是能征善战的百战之将,既不认识你们,也不知道你们叫什么名字,手中只有你们的编号。所以他们只会根据你们的套路、招式适不适用来打分,不会帮助某个人作弊。而你们,也要务必牢记自己的编号,因为考官念到的是你们的编号,而不是你们的名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