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都以本姓深入军队,控制了底层军权,这就是关陇贵族根基所在,想动他们十分困难。

    宇文述在先帝时期就收了无数假子,传闻他有假子三千,这些人要么是武艺高强的武士,要么就是文采斐然之士,只不过先帝杨坚对此控制极严,因此宇文述只敢偷偷摸摸的收。

    但是随着杨广登基,自己地位的提升,宇文述借武举来收假子的心,一下子又膨胀了起来,他希望把乙榜那些出类拔萃之士都收为家奴般的假子,然后通过自己的关系,将他们安排到各个职位之上,以此来壮大自己的实际势力。

    此时他正在书房中接见兵部员外郎王世充,听他汇报乙榜的报名情况。

    王世充的祖父是西域胡人,后来迁到关中新丰县定居,他祖父支颓耨早逝,父亲支收跟他改嫁到霸城王氏的母亲生活,因而改为王姓。王世充长得高大魁梧、满头卷发,很有胡人的样貌。他在开皇年间,因战功被授予仪同三司的散官,由于他善于钻营,便靠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跻身于朝官行列,成了兵部员外郎。

    王世充极有政治眼光,他早已察觉到杨素有功高震主之嫌,鼎盛之后便会走向衰弱,跟杨家混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于是他在众人追捧杨家之时,早早投靠了蓄势待发的宇文述,极尽奉承谄媚之能事,渐渐成了宇文述在朝中的心腹,若非宇文述不敢上级的收京官为假子,宇文述假子中的大太保一定非王世充莫属。

    这届武举,王世充和几名同僚是乙榜的主要负责人,由于他很精明能干,所有事情都办得妥妥帖帖的,便成了乙榜的主导者,名义上他是听从兵部尚书萧玚、兵部侍郎段文段的命令,但是他实际上是在为宇文述办事。

    榜文上漏洞便是他遵照宇文述的命令而为,向世家门阀卖个人情是其次,主要还是便于宇文述安插人。

    王世充恭恭敬敬的向宇文述说道:“大将军,截至今天,报名考乙榜的武士计有三万四千余人;按照榜文公布时间、远方考生的行程来算,该来的都已经来了。就算后期还有人闻讯赶来,顶多也就四万人左右。”

    “报名时间还剩多少天?”宇文述问道。

    “报名时间截止于腊月十八,目前还剩下三十七天。”王世充谄媚道:“大将军,要不要把报名时间缩短?”

    可怜的王世充,至今还以为主考官是萧玚、段文振,考核的方式还是按照他设计章程来走。

    这其实也是一个时间差,由于萧玚和段文振昨天才知道武举存在的漏洞,两人向杨广请罪以后,抓紧时间补漏洞、重新设计考核章程,等他们今天上报杨广的时候,正好撞到了杨集,当杨广把主考官、总监察安排给了杨集以后。杨集为了让魑魅魍魉现出原形,不许二人将事情透露出去,给人营造出一种依然如故的假象。

    而王世充是最大的嫌疑人,他当然不知道自己已经被杨集和萧玚、段文振拉入了黑名单,他又岂能知道这些?

    “没有这个必要!我也不想管这些。”宇文述对这些不感兴趣,他懒懒散散的打了一个呵欠,吩咐道:“反正你至少要给我一百八十个名额。”

    这一百八十个名额,宇文述打算拿一部分来安排自己人;一部分是世家门阀、文武大臣知道他和王世充的关系,于是便花了重金来买名额,既然收人钱财,那他自然得替人消灾,否则以后怎么做生意?至于另外一部分,则是准备武举启动以后,待价而沽。

    “这个……”王世充闻言,心中大感为难,他暗是收了三十个人的好处,必须保证这些人夺得名额,其他几名同僚也有自己的人选,所以光是他们这里占了一百二十多个名额,而宇文述更加贪婪,一下子就要走一百八十个名额,要是后期再有位高权重的大臣、世家门阀塞人,那么最后留给几万名普通将士、民间武士争夺的名额,能有三五十个就不错了。

    宇文述看出王世充的犹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