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询问了,便说道:“对于我军如何进攻、从何进攻,大家有没有什么好想法?”

    实际上,杨集已经和杨善会、凌敬等人拟出了比较稳妥的作战方案,但是现在时间尚早,便给了军官们参与感。

    众将官顿时窃窃私语、各抒己见。侯莫陈乂却根据叛军兵分三部、营中无骑兵的特点,很快就想到了一个可能,他向杨集问道:“大卫莫非是想声东击西?”

    杨集见侯莫陈乂的想法与自己不谋而合,便点头道:“侯莫陈将军,根据你的想法,把‘声东击西’说下去。”

    “喏!”侯莫陈乂站了起来,抱拳向杨集行了一礼,而后向众人说道:“凌先生方才说敌营没有什么骑兵,这就注定营内叛军只能被动防守,无进攻之力。鉴于此,我们只需让一千名士兵营造出万人的声势,即可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一旦他们看到远超一倍的兵力来袭军营重地,定然惊惶失措,以特定的方式向中间的六千精骑求助,成功的帮我们将叛军骑兵吸引走。”

    说到这里,侯莫陈乂向杨集说道:“而我军主力则兵分两路,一路配合朔州军从侧面进攻叛军主力,一路直取敌军主帅所在;只要我军斩了乔钟葵、或是砍了大旗,中路骑兵、守营步兵群龙无首,必然不战而溃。”

    冯孝慈见侯莫陈乂说完,立即补充道:“那必须让叛军骑兵远离战场。”

    众人见杨集笑着点头,便知道他的想法与侯莫陈乂无异,于是你一言我一语的补充起来,将这个声东击西之计完整的勾勒了出来。

    杨集发现乔钟葵军最大的软肋就是骑兵不足,也许是因为以攻城为主,所以乔钟葵和死了的刘嵩先后只带了一万五千名骑兵。

    刘嵩在攻城的时候中了李景的冷箭而亡,叛军被代州军杀了一通,五千骑兵所剩无几;而王拔在前天的诱敌之战中,一万骑兵被杀了两千七百余人、被俘虏两千四百余人,最终导致乔钟葵只剩下七千余骑。

    骑兵的不足导致乔钟葵面临一个十分尴尬的窘境,他既要防止杨集袭击大营,又要留下足够的军队与杨义臣作战,同时还要防上杨集杀入战场,所以他只好把骑兵部署在军营和战场中间,但是这样一来,杨集无论袭击哪一处,叛军都将陷入了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困局。所以正如侯莫陈乂所说,杨集只要用少量军队扮作主力把叛军骑兵引走,主力便能投入到正面战场之上,以雷霆之势迅速将战场上叛军歼灭。

    即便骑兵反应过来,并且调头回杀,可杨集那支负责斩首行动的军队也完成了任务,正好把叛军骑兵顶住,只要他们坚持一段时间,主战的杨义臣和另一部杨集军已经歼灭了战场上的敌军。

    当然了,乔钟葵一旦听说幽州军“主力”出现以后,也有可能将大营交给守营士兵,然后将中路的六千精骑投入到战斗中,先灭了杨义臣。不过乔钟葵若是这样选择,那么负责斩首行动这一部,就直取叛军的中路骑兵。

    。。。。。。。。。

    战场之上,主动进攻的朔州军已经逼近了叛军战阵,叛军的指挥车上,一名亲兵的声音打断了乔钟葵的思路:“乔将军,敌军已经发起进攻了。”

    “我知道!”乔钟葵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努力使自己平静下来,他将未知的杨集抛诸脑后,全神贯注的盯着气势汹汹的朔州军,待其即将进入射程之际,冷冷的下令首:“弩兵准备射击。”

    “咚咚咚咚”的鼓声顿时大作,叛军传令军挥舞战旗,列阵成三排的五千名弩兵,一起将五千张擘张弩瞄准缓缓逼近的朔州军。

    弓弩是中原王朝对付游牧民族的利器,但是在内战之中,弓弩所能发挥的威力、取得的战果远逊于与胡人作战,原因是中原王朝的军队不仅弓弩犀利,防护能力同样强大,将士们不仅身穿坚固的铠甲,他们手中的盾牌也能有效的抵挡箭力强劲的箭矢。相比之下,锻造技术落的胡人在与中原军队作战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