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任命王聃为蒲州刺史、裴文安为晋州刺史、梁菩萨为潞州刺史、韦道正为韩州刺史,张伯英为泽州刺史……派柱国乔钟葵率领三万精兵进攻代州。

    这也意味着杨谅在大好形势之下,听从王頍之策,放弃了进攻关中的计划,将西部改主动进攻为被动防守。

    军情传到裴文安手中的时候,他率领的前军离蒲津关已经不到百里了,他本想来一个“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可是当他继续南下之时,却听说纥单贵已经把黄河大桥毁了。

    裴文安气得吐血,一头从马背上摔了下来。杨谅什么都不如朝廷,唯一的胜算就是集中兵力攻克关中、杀杨广,然而他却在一切顺遂的情况下放弃了,这不是找死又是什么?

    。。。。。。。。。

    大兴宫御书房内,杨广站在地图前思考平叛之策,日里万机的帝王生涯令他在短短的时间内瘦了一圈。他知道大战过后,沦为战场的地方会变成民生凋敝的废墟,故而在战争之前,企图以大势逼降杨谅,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杨谅还是反了。不过凡是都有利有弊,杨谅的造反竟使他找到了迁都洛阳的借口——那就是齐地不稳,远在关中的京城鞭长莫及。

    但不管如何,平定杨谅叛乱乃是当务之急。

    便在这时,有内侍将最新的军情呈了上来。

    “有没有搞错?”当杨广看到杨谅军毁桥退兵的消息,也是惊得目瞪口呆,紧接着就是难以相信、怀疑这是一个假消息,可是当他再三确定此消息是真实消息以后,这才叹息道:“阿耶生前就说益钱笨,我当时还不信,如今看来,还是阿耶了解他。”

    “圣人,汉王唯一的优势就在于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他这一退,这仗就变得简单好打了。”下首的杨素听了这个消息,也是哭笑不得。

    杨广点了点头,心中开始重新审视这场战争。

    在这之前,他担心杨谅的叛乱会给全国造成巨大的政治动荡,引爆更多叛乱,便打算以赫赫军势竖君威、震慑各种魑魅魍魉,于是他从关中、雍州北部、汉中等地调来二十多万大军,然而杨素明天就就出征了,气势汹汹的杨谅竟然一下子就缩了回去,这又何须如是之多的军队?

    但是他作为一个皇帝,所想所思都与臣子们不同,他的心思和眼光早就不在这场战争之上了,他考虑的是这场战争对君权君威、国内、国外的影响,甚至想通过调动更多的军队,告诉心思各异的势力——这天下由我杨广说了算,尔等乖乖的给我爬着。

    只有达到了这一步,他的帝位才会稳固,才能使一些计划畅通无阻的执行下去。

    杨广缓缓的向杨素说道:“我想调动更多兵力,以雷霆之势扑灭叛乱,右仆射以为如何?”

    “圣人,兵在精而不在多,汉王举兵造反,本就不得人心,没有人心就没有军心。以如今之势,老臣只需五万精兵,便能将叛乱平定。”杨素心中暗自叹息,杨广的风格和先帝的完全不同,先帝生性节俭,办事是能省则省,而杨广却截然相反,做事都喜欢大手笔。若是在这二十万大军之外,又调动更多军队,又得需要多少人力和物力啊?

    杨素觉得杨广知道,只因当年杨广便是平陈主帅,各军的物资都由他来调配,又怎么可能不知打仗所耗?这只能说明杨广做事有些好大喜功。

    “五万精兵?”杨素不但不要增兵,反而减少到了这个地步,这与杨广的想法完全不一样啊。

    “正是!”杨素为了打消杨广增兵之念,连忙说道:“如今已是必胜之局,五万精锐步骑足矣让老臣在一个内平定叛乱!”

    杨广知道杨素用兵大胆却又从来不轻敌,每打一场战争之前,他就能根据敌我双方的国力、国情、军情,把战争所耗时间精准的算到天数。既然他都这么说了,那么五万士兵肯定能够圆满的完成平叛任务,甚至这五万士兵,还是杨素为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