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耳根子软,完全没有他老子那种凶悍霸道、不近人情的作风,这也是文武百官最喜欢的帝王类型,因此深得朝廷大臣和世家门阀的拥戴。

    如果杨勇生在除了秦朝、隋朝之外的汉、唐、宋、明,都将是一个受人欢迎贤明君王,可惜的是,他偏偏生在了势力遍布、能人辈出的大隋王朝,他的文弱根本就担负不起这个特殊时代的变革。

    因为如今的大隋是分裂数百年后的重新统一,这几百年以来的战争,使南北双方对立严重,而且朝廷之内又有与朝廷鼎立的世家门阀、根深蒂固的九品中正等等问题要解决,外部又有虎视耽耽的突厥汗国、高句丽等等。

    对面这一切,杨勇的宽仁、率性显得力不从心,他在杨坚心目中只是一个坐享其成的人,没有具备解决危机的能力和魄力,而杨坚种种激进政策已经与世家门阀彻底闹翻,自己如果把江山交给杨勇,这天下恐怕也如秦朝一般,落得二世而亡的下场,于是杨坚便换了雄心勃勃杨广为继承人。

    但是杨广在扬州坐镇了近十年,一直在南方安抚和治理,他在朝中势力极为薄弱;而杨勇做了二十年太子,他在朝中有更强大的支持力量,那就是以关陇贵族为首的世家门阀,当高颎遭到罢免以后,曾经是杨勇心腹的柳述便承担起“联络人”之职,代替杨勇协调各方势力。

    虽然杨集害得柳述娶不到兰陵公主杨阿五了,但杨坚比较念旧情,又见故人之子才华横溢、文武双全,便又提他为右卫将军。

    而右卫,便是负责仁寿宫的安全的防卫力量,当杨坚病危,近在咫尺的柳述便意识到他们绝地反击的机会到了,于是他利用自己职责之便,将仁寿宫的消息一一传了出来,并将杨勇的支持力量重新聚集起来。

    关陇元氏为了当上武川盟盟主,急于向独孤派、窦派表现出自己的实力,一听柳述召集杨勇旧部,便第一个响应了他,听了柳述的夺权计划之后,元氏又动用自身的影响力,将武川盟的各大家族拉了进来。对于他们来讲,不仅是他们已经在杨勇投下了资源,而且杨勇软弱的性子也和他们心目帝王符合,若是杨勇卷土重来,并夺权成功,日后还不是任由他们摆布?

    出于共同利益,于是大家一拍即合,纷纷聚拢在柳述麾下,也乐意把这个首领交给他来当。

    柳述所在的院子内,此时已经聚集了十几个人,他们虽然没有什么官职在身,却是各大门阀派出来的代表,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代表了本族的决定。

    “我有三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柳述目光缓缓扫向众人,精神亢奋的说道:“首先圣人已经无力过问军政大事,而且昨天他已经昏迷了三次,若非医匠用猛药,他可能撑不到今天,但是这样一来,也令他的元气严重消耗,恐怕用不了多久,圣人就会驾崩了,一旦圣人驾崩,仁寿宫便会陷入一段时间的混乱,而我作为仁寿宫的防卫主将之一,有机会以武力做一些事情。其次、我已经和内宫的陈贵人联络好了,只要圣人驾崩,她便在第一时间盗出玉玺、虎符。第三个消息,也是最好的消息……”

    他兴奋的看了大家一眼,说道:“那就是圣人让我去京城接太子过来,只要太子进了仁寿宫,我们就能将玉玺、虎符交给太子,那他就能以大隋第二世皇帝的名义命令山下数万大军,只要这些士兵不敢动,杨素再打能、再会打也取不到半点作用。而我在圣人驾崩之后,利用手中的士兵,趁机将杨广等人除掉。大家认为如何?”

    “柳将军说三个消息,确实都是好消息,但是十分关键玉玺、虎符,交给一个女人来盗取,是不是过于草率了?”一名须发俱白的代表沉声道。

    柳述微笑道:“独孤公多虑了,玉玺和虎符确实是很重要,但杨广更重要,只要我们杀了杨广,玉玺和虎符晚一点到手不要紧,而我答应陈贵人的条件是太子上位后,封她为太妃,这是她无法拒绝的位置。和太子这边相比,与她有仇的杨广是肯定不会给她这等地位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