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能不走这里就不走。

    “看着像是踩点的。”张寒对常副巡长说道。

    “你们两个,从这边,你们两个从侧面包抄。”常晓宇语气中带着兴奋,下令说道,“拿下。”

    丹妮尔是法国豪商马凯龙的情妇,传闻马凯龙的继女是法租界工部局董事米高奇的情妇……

    不管这鬼鬼祟祟之人,是不是此前丹妮尔女士所投诉之形迹可疑分子,巡捕房能够认真巡逻,并且成功抓获此鬼祟之徒,这便是他常晓宇的功绩。

    当然,这也是‘小程总’向法国‘老爷’们表功的成绩。

    ……

    车夫拉着黄包车穿过一段不长的鹅卵石小路。

    “右拐。”野原耳朵几乎是贴着静音话筒,沉声说道。

    右拐依然是一段鹅卵石小径。

    “停下。”野原忽而振奋低吼一声。

    电波定位仪上面,红点疯狂闪烁。

    忽而,闪烁戛然而止。

    野原知道,这是这部电台完成了发报工作。

    他放下静音话筒,下了黄包车,抬头看。

    他们此时此刻正身处一个花园洋房的背面,抬头可见一个窗户,窗户的窗帘拉上。

    野原立刻判断,电台就在以他为中心方圆不超过三十米半径范围内,而且,最可能就在这个二楼靠窗的房间。

    只可惜,对方完成了发报,电波信号消失了,不然的话,以他的独特且专业之敏锐的听觉,他定然能够锁定最确切的位置所在。

    这便是他同小笠原等手下的不同之处,小笠原等人只能怪根据红点闪烁的频率四处走动,用排除法寻找方位。

    他却能够依靠静音话筒聆听,同时辅以指针那极为微小的摆动方位,一步步接近目标。

    整个特高课,甚至于放眼帝国在整个华东占领区,只有他野原能做到这一点。

    “马思南路六十二号。”车夫低声对野原说道。

    他虽然是特高课特工假扮车夫,但是,他这个车夫还是较为专业的,对于法租界的情况颇为了解。

    “屋主是什么人?”野原问道。

    他对油谷的表现还是非常满意的,做事很认真且细致。

    “屋主……”油谷思忖说道,“屋主姓岑,应该是叫岑旭,这个人是马林洋行的中国经理,据说很受马林的赏识。”

    “马林洋行?”野原思忖说道,他摇摇头,他虽然来上海已经小半年了,但是,一直专司电讯追踪研究工作,实际上对上海滩的人和事了解不多。

    “关于这个岑旭,你了解多少?”野原问道。

    “传闻岑旭家中很有钱。”油谷说道,“这个人的家中似乎是在马来做生意的。”

    马来人?

    华侨?

    野原心中对于马思南六十二号的怀疑更增一层:

    自从帝国进入中国以后,南洋的那些华侨上蹿下跳捐钱捐物帮助中国政府反抗帝国,甚至有不少人从南洋回到中国,亲自参与对帝国的反抗运动中。

    帝国有一份统计数据,在战争进行到目前为止,中国国府有接近四成的军资是由南洋华侨捐献的。

    此外,在南洋华侨当中还发动了一场浩大的抵制帝国货物的行为。

    尤其是中国南方的福建、广东等有着大量华侨的省份,他们在南洋各地利用自身的身份地位发动许多反抗帝国之活动,极大地影响到帝国在中国战场的行动,这已经引起了帝国的严重不满。

    除物资援助外,南洋这些华侨还创办报刊,如新加坡之《星洲日报》,在上边发表大量激烈的反日言论,甚至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