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过徐州腹地了?”

    王谧话音未落,刘牢之就黑了脸。

    这是什么意思?

    莫非是指责我晋军将士战绩不佳?实属无能之辈?

    在场闲谈人士,还有何无忌。

    正在此时,他忽然意识到了自己的重要性。

    你看,一边是脾气火爆的刘牢之,一边是阴有大志的王谧,两边都不是善于妥协的。

    各自的立场又有不同,这万一要是吵起来,恐怕不太好看。

    还是该有他这么一个能在中间说和的人在中间调停。

    小无忌,作用大着呢!

    何无忌刚要张口说和,却见刘牢之轻咳一声,抢了先:“确实有好多年了。”

    “实话说,如今我军将士,尤其是近五年来入行伍的新兵,已经没有多少熟识北方的路线的了。”

    刘牢之画风突变,仔细看看,那铜铃大的眼睛中,居然隐隐有泪光。

    王谧的话,触动了他的心弦。

    行军迷路,失期,其实是非常大的一个问题,尤其是困扰着大军远征。

    一般来讲,对于需要远征的部队,深入到并不熟悉的区域,把握行军路线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一旦大军绕了远路,甚至是迷失了方向,别说是打仗了,能完完整整的返回驻地都算是幸事了。

    敌军的追捕,天气的变化都会极大的影响军队行进,所以,一支军队中,向导非常重要,一个好的向导,可以让军队事半功倍。

    而向导不利,甚至若是敌军的探子的话,那大军的安危就是难以把握的了!

    而现在,一个活生生的向导就在北府将士们面前摆着,杨白花熟悉北进的道路,同时,为了营救邺城的氐秦兄弟,他还绝对不敢和晋军偷奸耍滑。

    如果说,王谧之前讲述的那些理由,只是让刘牢之有一点点的心动的话,那么,向导的问题就是促使刘牢之迅速下定决心的一剂猛药。

    “好啊!”

    “稚远,你说得对!”

    “老夫同意出兵!”

    这就……达成一致意见了?

    何无忌很错愕,他这边还一点作用都没发挥呢?

    白白浪费感情咯!

    想到就做到,刘牢之一向如此。

    拉着王谧便道:“你既然已经定下了心意,那我们就依计而行,你且看看,我们当派多少兵马去援助邺城?”

    这确实是个好问题。

    杨白花肯定是指望着晋军能够拿出更多的精锐前去邺城救援的,不管是气势上,还是到时候真的动起手来,都是占优势的。

    然而,晋军肯定不会这样做。

    那可是自己辛辛苦苦带起来的兵马,贸然间倾巢出动,去营救八竿子打不着,甚至是有世仇的秦兵,实在是心有不甘。

    综合两边的想法,王谧做出了决定。

    “将军,我们还是要分兵继进,这样才稳妥。”

    牢之点了点头,赞许的看着他,王谧这才又说道:“不过,为表诚意,先期的兵马也不宜太少,我看就定在五千兵马如何?”

    “多少骑兵,多少步卒?”牢之问道。

    “骑兵二百人,其余为步卒。”

    “骑兵少了点。”

    “以我们目前的兵力,完全可以多派出一些人马,这也是为了我军自己着想。”

    刘牢之的意思,王谧不是不懂。

    此番出征,为的当然不是什么帮助秦兵拯救邺城之事,此番出击,晋军着眼的就是攻城略地,伺机而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