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王谧啧啧然,这个宋轻音,果然不一般,一出手,就把王贞英彻底给摘出去了。

    这是什么意思?

    宋轻音的眼神特别的沉着,而王谧则免不了带上了质疑的神色。

    朝廷不出面,等着他和王恭内斗,最后坐收渔翁之利?

    还是说,作为大晋的中枢朝廷,对王恭的狂妄行径,竟然想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吗?

    王贞英倒是觉得,这确实是个好主意。

    “稚远,你别担心,北府兵的战斗力不是建康的守军可以比拟的,我现在就放你出宫,你自己去指挥北府兵保护王府。”

    放他出宫?

    这倒是可以考虑。

    “微臣当然可以这样做,但是,微臣以为,太后娘娘还是下一道旨意更好,这样,名正言顺。”

    这个名,还是很重要的,千万不要小看它。

    现在王恭和王谧争的其实也是这个,到底谁才是大晋的掌控者?

    是朝廷上的首席王阿宁,还是北府兵的统帅王稚远?

    就是因为代表司马家的后宫太后王贞英一直没有把这一点挑明,才让局势失控到如此地步。

    如果司马曜还在,现在恐怕早就已经决定要依靠谁了。

    其实皇族也很简单,朝廷里的众位大臣,都是他们依靠的对象,谁能力最好,对我们最忠心,皇族就会自然而然的依靠他。

    尤其是司马家这样的皇族,这种依赖关系就更加明显了。

    毕竟老司马家到了江南之后,人才凋零,真的没几个能打的。所以,他们只能不停的变换依靠的对象,墙头草,谁腰杆硬就跟着谁跑。

    也就是说,最后决定司马曜跟谁跑的,是几方各自的实力。

    谁实力强,他就会理所当然的支持谁,毕竟,司马家自己出不来人嘛。

    司马曜可没有这样的顾虑,而王贞英却有。

    因为王恭是她的亲哥哥,按照一般的道理,王贞英是肯定会相信依靠自家哥哥的。

    就算是她现在知道哥哥没用,她也会尽力维护。

    于是,本来没什么能力的王恭,却得到了名,而为了大晋殚精竭虑的王谧,却好像是只得到了里子。

    就好像是王贞英身为太后,并不阻拦王谧一路南征北战,她也知道,要想保住大晋的地盘,王谧才是需要的人,而王恭,一百个人都可以替代他。

    但是,到了现在,局势已经恶劣到了如此地步,王谧也忍不下去了。

    我不能总是干活,却没有名头吧。

    你甚至连一道旨意也不舍得颁下来,就这样,还想让王谧继续为大晋卖命?

    太后娘娘你自己把脑袋拎拎清楚,看看合适吗?

    “太后娘娘,放我出宫的意思是……”

    不是吧!

    王贞英真的有这样的决心?

    王谧抬头,问话的语气略有些忐忑,照理来说,现在的形势都已经成这样了,他们说话不必再这样藏着掖着。

    完全可以敞开天窗说亮话,但是,关键时刻,王谧又犹豫了。

    因为,他忽然意识到,不到危急时刻,或许立场还能站得稳,也越是到了紧急时刻,王贞英的立场就越是值得怀疑。

    那可是亲哥哥,不是别人。

    现在,可以说,王谧的立场是非常天然的纯正,完全站在正义的一方。

    王恭控诉他的情节,什么反叛之类,阴谋作乱之类,是根本就没有的,完全没有发生。

    不管是在建康城,还是在京口,王侍郎都没有做过一点对朝廷,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