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让北齐文武百官印象最深刻。

    也最为惊心动魄的一次经历,是差点没被集体屠杀。

    天宝7年。

    公元556年

    8月18

    在百姓们看来,这天是个非常吉祥的日子,秋高气爽,不冷不热。

    北齐的皇帝,高洋,准备去西部巡游。

    文武百官按照惯例,在城郊为皇帝饯行。

    在事先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

    高洋却忽然“使骑围之”

    让凶悍的骑兵,将这帮人团团围住,吆喝着说。

    “我举鞭,即杀之。”

    以我挥鞭子为号,即刻冲进去宰了他们。

    之后开始在圈内饮酒。

    高洋喝的很痛快,脸上还洋溢着为尊者的霸气,畅想着帝国未来的乾坤。

    百官们则如履薄冰,魂不守舍,强颜欢笑的紧张应付着。

    日薄西山时,高洋已经喝的酩酊大醉。

    黄门侍郎连子畅乘机劝他,说。

    “陛下,您摆的阵势,群臣不胜恐怖,都给吓坏了,两腿还在哪筛糠呢。”

    高洋醉眼惺忪,咧嘴一笑,大着舌头问。

    “是真的吗?若然,勿杀。”要是这样的话就饶了他们吧。

    百官侥幸躲过此劫,这要感谢高洋喝多了。

    再加上连子畅同样醉人的马屁一拍,高洋脸上显然有些憋包燃。

    犹如把持人事大权的上司,在经过醇酒美女的洗礼过后,变得尤为亲切慈祥一般,远超正常人的思想范围。

    高洋因为喝酒惹出的乱子,远远超过了他带头起的好作用。

    高洋逼宫时的大功臣杜必,就是因为在高洋醉的不省人事的时候,去见阎王爷了。

    禅位之后,高洋问杜必。

    “治国要用些什么人呢”

    杜必回答。

    “鲜卑车马客,汉人可治国”

    要启用汉人治国,不能光用鲜卑人,那些鲜卑人都是些驾鹰牵狗的流浪汉,不认委其一官半职。

    高氏家族经过三代人,已经高度鲜卑化了,而且高洋还有着一半鲜卑人的血统。

    听到这种话,高洋自然的很不高兴,渐渐的疏远了杜必。

    几个月后,高洋其印象先入者为主,越看杜必越不顺眼。

    以缺官的借口找了个理由,突然在朝堂上颁布了一道圣旨。

    “长乐王,我听说交州战事连连吃紧,天高皇帝远,派你去做个高官吧,没事不要就回来了”

    将杜必下派到交州任了刺史,今越南首都河内。

    杜必也挺张狂的,对时任大司马兼沧州王的高德政一直不服气。

    常于“众前折德政”

    逢人想说什么说什么,一点都不给高德政留面子。

    高德政换恨在心,只要一逮住机会就在高洋的身边吹枕边风,说杜必的坏话。

    这些坏话或轻描淡写,或直中要害,一点一点的在高洋心中堆积着。

    终于在一次酒醉之后,全都爆发了出来。

    新仇旧恨咱一块算。

    高洋发现让杜必活到现在,简直就是个奇迹。

    当初就不该留他,于是派人带着自己的圣旨,连夜快马加鞭,赶赴交州,将杜必斩首示众。

    “杜必居功自傲,狂妄自大,不把皇帝放在看里,罪当问斩,并诛杜氏一门”

    监斩官接到圣旨,在闹事口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