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着周围的士子,朗声一笑。

    “若是读书人只会写八股文,写写诗词,不能经世致用,就只是读书人,而不是真正的士。士者为国为民,为国家民族而生,为万民谋福祉。徐兄,咱们共勉之。”

    “愚民、弱民!”

    王泰心头微微一震。

    自己普及义务教育,开启民智,竟然不知不觉破了历代君王的治国之术。

    这个屈大均,还真是个人才!

    这就是新一代的年轻国民!也是中华的希望所在!

    “李兄弟,曹兄弟,你们也来了!”

    屈大均忽然站了起来,向着酒楼楼梯口招手。

    “屈兄、陈兄、梁兄、刘兄,各位兄弟!”

    几个年轻人走了过来,纷纷抱拳行礼,当先一个十**岁的年轻人,身着布衣,肤色微黑,中等身材,双目炯炯有神,一口的陕西口音。

    另外两个年轻人都是身材高大,一个长相憨厚,也是陕西口音,另外一个浓眉大眼,威风凛凛,似曾相识。

    屈大均背对着王泰,几个打招呼的年轻人却是和王泰面对,面容憨厚的年轻人看到王泰,当成了一惊,不顾和其他人寒暄,大步走了过来,肃拜一礼。

    “小人见过北王殿下!见过王守备!”

    王泰不由得一惊,想掩饰已经来不及。

    “你是……”

    王泰懵懵懂懂,一旁的王国平却是立刻站了起来,满脸的惊愕。

    “你莫非是孙督师的公子?你怎么到京城来了?”

    “回北王殿下,回王守备,正是在下!”

    憨厚的年轻人赶紧回答,又是肃拜一礼。

    “你是孙大人的大公子!”

    王泰心头一震,不由自主站了起来。他仔细观看,果然是孙传庭的大儿子孙世瑞,果然有几分年少时的样子。

    “孙公子,你家里……”

    王泰一阵恍惚,下意识地问了出来。

    “北王殿下,家父战败身死,家母和家姐投井而死。家母的尸骸以被迎回,在山西代县孙氏祖茔招魂祭葬。家姐的尸骸没有找到,只能按照她的遗愿,在陕西西安府西北建了衣冠冢。至于家父也是如此,已在山西祖墓建墓安葬。”

    王泰恍然若失,轻轻点了点头,眼前却不由自主浮现当年后园雪花之中的那个俏丽的身影。

    “那你此次进京,是要……”

    王国平看王泰面色戚戚,赶紧问了出来。

    “我是和同乡曹思宗,还有好友李因笃一起备考的。”

    孙世瑞指着跟上来见礼的两个年轻人,一一介绍。

    “殿下、大人,这是曹变蛟将军的嗣子曹思宗,这是陕西有名的神童李因笃。”

    “见过北王殿下!”

    曹思宗和李因笃上来,纷纷行礼。

    “你是曹变蛟将军的嗣子?”

    王泰吃了一惊,他打量着眼前浓眉大眼的年轻人,重重点了点头。

    “你父亲是英雄,你也要继承他的遗志,报效国家,为国为民!”

    “谢殿下!我们三人,我和孙兄弟准备考讲武堂。李因笃书读的好,准备考京师大学堂!”

    曹思宗脸色发红,朗声说道。

    “殿下,李因笃八岁能文章,11岁应县试,取第一名,入庠学习,人称为“神童”。李闯率军攻占富平,其族人81人俱焚,李因笃与其弟李因材在外才幸免于难。此次京师大考,李因笃也是志在考取京师大学堂,一展胸中报复。”

    孙世瑞在一旁介绍道,和李因笃三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