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

    (本章未完,请翻页)

    再调些火炮上来?”

    山西总兵李辅明作为王泰的副手,也是久经沙场。清军势大,由不得他不小心谨慎。

    “不用。松杏大道虽然狭窄,但一来防止鞑子正面攻击,二来还要保护长岭山侧翼,不让鞑子从杏山以南偷袭。”

    “王大人,鞑子有四五万大军,火器齐全,咱们这一万来人,守得住吗?”

    山下清军大营绵延数里,一片星火的海洋,李辅明还是有些忐忑不安。

    “放心吧,李总兵。”

    王泰看了一眼地上战士们的尸体,脸色阴沉,语气阴冷。

    “明日一早,我河南军三卫会汇聚来援。一万六千大军,加上咱们一万五千人,要和鞑子来一场真真正正的决战!”

    李辅明心惊肉跳,王泰南阳卫部今日折了九百多人,看来,是真惹火了王泰。

    三万对五万,明日一战,不知会是怎样的血腥和惨烈?

    回到大营的途中,正要问起白天详细的战况,军士禀报,说是去松山报信的哨探回来了。

    王泰不由得一愣,难道说,一路上畅行无阻,清军没有任何的阻挠?

    “大人,长岭山去松山,一路上都是清军的游骑。弟兄们死伤不少,闯不过去,只能退了回来!”

    王泰点了点头。看来清军是从杏山南面突进松山,隔断了松山到海边这一带。以此推断,清军的长壕,只有长岭山这一块是缺口了。

    想起历史上明军缺粮,计划突围,各军各自逃散,九边精锐毁于一旦的惨状,王泰的脸色,忽然变的惨白。

    一旦洪承畴架不住张若麒等人的压力,决议突围,王朴会不会先逃,各军会不会效仿王朴?洪承畴会不会被困投降?

    “杨震,你和张煌言带亲军骑兵,一定要肃清长岭山到松山的清军!见到洪承畴以后,向他禀报这里的军情!”

    王泰顿了顿,脸色十分难看。

    “如果遇到突围的明军,让他们退回松山坚守,或到长岭山与我军汇合。”

    杨震和张煌言下去准备,王泰面色阴沉,恍然若失。

    刘朝晖和李信对望了一眼,刘朝晖撅撅嘴,示意李信劝解。

    “大人,你不用自责,这不是你的责任,你做的已经够好。”

    李信上来,语气平缓,似乎是有感而发。

    “李信,如果我调河南军早日东进,也许已经击破鞑子的防线,锦州已经被救援。”

    王泰摇了摇头,为自己的想当然有些后悔。

    “然后呢?”

    李信微微一笑,问出一句话来,王泰一时语塞。

    “救了锦州又能怎样,朝廷不可能放弃锦州,援锦大军退去,鞑子照样会卷土重来,再围锦州。”

    李信看着山下的清军大营,继续杀人诛心。

    “大人,不能快速突破清军包围,这场国战,就已经结束了。漫长的粮草补给,远道而来的各镇兵马,已经决定了这场大战无疾而终。现在,就看大军能不能安全撤回了。”

    李信的话,让王泰一时惊诧,随即陷入了沉思。

    朝廷让洪承畴克日东进,解救锦州,也是无可奈何。从关里到关外,长达千里的粮草补给,不可能长期作战。十几万大军,二十天的功夫,始终没有突破清军防线,到底又是什么原因?

    要知道,大军可是有三千五百多门大小火炮。

    难道说,13万大军,3500门火炮,数万火铳兵、四万骑兵无济于事,河南卫军三万人东进,就可以击溃清军,救得了锦州?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