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元信、李嗣弼、史敬镕三人齐声应道。

    他们三人各有三四千兵,目前正散落于各处劫掠粮草。李承嗣兵稍多,也不过五千人,这会已聚集至隰州左近。

    但这里的地形非常讨厌,与河对岸的鄜坊延丹一样,千沟万壑。若不是中间有条黄河阻隔的话,与横山完全就是一个地形。

    “慈隰山势连绵,注意着点,别被人近至身前仍不知晓。”李承嗣又叮嘱道。

    其实从这个方向出兵,就他本人而言,是不太乐意的。主要原因就是山区,能展开大股兵力的地方不多,且地形又十分复杂,驿道之外,还有纵横交错的小道,两侧都是高高的土塬,站在上面可以俯瞰深谷中的道路——是的,这里其实就是黄土高原的一部分。

    但晋王决意从此出兵,南下慈隰,直扑河中,与李殿成呼应。

    他们这一万余人,也只是第一波兵马罢了,康君立自督主力出晋阳,这会已至岚州,正在等待粮草器械补给,不日即可南下石州。

    至于晋王本人干什么,自然有他的计较。

    午后,安元信三人离开了隰州,李承嗣坐在州衙内,看着面前的地图,凝眉沉思。

    隰州并不富裕,大军并没有得到多少粮草。这会大掠乡间,把能抢的都抢了,依然所得有限,不过堪堪够三月所支罢了。

    唉,粮草!李承嗣感觉有些头痛。

    打了这么多年仗,粮草补给始终是制约晋军的一个痼疾。这倒不是因为穷,百姓再穷,还能穷军队?只要想转运,后方总能给你送过来。

    真正的问题是作风和习惯。

    因粮于敌是晋军各部补充粮草的重要手段,无论是老一辈还是新一代将领,都喜欢去敌人的地盘上抢夺补给,往往容易激化矛盾,让当地百姓怨恨不已。

    后方转运一部分、劫掠抢夺一部分、再从敌人那里缴获一部分,基本就是这三大来源了。

    李承嗣看了看地图,隰州对岸就是延州,要不要过去抢一把呢?

    不过这一段河面水流湍急,看着都结冰了,但有的河段能走,有的河段不能走,一不小心就会冰面破裂掉下去,还得仔细合计合计。而且都二月下旬了,河面并不安全,有的地方都冰面破裂了,想了许久,最终还是放弃了。

    不过这样也好,夏军也无法从这里过河,解除了一个侧翼威胁。

    “还是先刮地三尺,继续征粮。”李承嗣一拍大腿,做出了决定。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