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数过河,以目前的兵力,怕是吃不下,那时可就弄巧成拙了。”

    李逸仙、杨弘殷、张温、董璋等人听得很入神,连连点头。或许心中有那么一丝不服气的感觉,但想想附近的兵马,也就两万余铁林军、一万余飞龙军算是能战的,其他什么护国军、坚锐军、忠武军、捧日军——算了吧,可能会帮倒忙。

    况且,再等一段时日,晋人可能不止造好一条浮桥了。组成浮桥的船只可能也用铁链连接了起来,而不是竹纽。如果再狠一点,铁索横江,那麻烦更大。

    届时进可攻退可守,即便铁索、浮桥啥的最终都被毁去,他们也有足够的时间撤退。

    “有时候不能太贪心。”邵树德说道:“淄青、泰宁尚有众十余万,心有多大才把李克用全军放过来?”

    众人闻言皆笑。

    “大王,今浮桥已断,晋贼后援不继,他们会怎么做?”李逸仙问道。

    “你说呢?”邵树德慢条斯理地吃着乳粥,问道。

    “听闻晋人在杨刘渡南北两岸筑城,囤积粮草器械,这是给五万大军准备的,故粮草不缺,或有坚守之意?”李逸仙说道。

    “坚守是死路一条。”杨弘殷道:“待义从军赶到,诸军合围,他们还能有活路?晋人再傻,也知道河南是咱们的地盘,拖的时间越长,我们的援军就越多。”

    “李克用或会再找地方建浮桥。”张温说道:“他不会放弃过河的兵马的。”

    “难。”杨弘殷摇头道:“虽然可以趁水师不注意,临时抢修个简易浮桥,但难以通过大队人马,难以输送大笔粮草物资。而且这种浮桥存在不了太长时间,一旦被水师发现,马上就会被摧毁。”

    “若我是晋人,便直接南下,去朱瑾的地盘。或者东进,跑去青州。长期蹲在杨刘渡,不是个办法,坐吃山空。骑军还好说,跑得快,步军怎么办?”董璋突然说道。

    邵树德放下碗筷,笑道:“这样就很好嘛,理越辩越明。既然可以猜测、预判晋军下一步的行动,那么就会做好针对性的部署。”

    众人神情一凛,知道大王要给各部下达命令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