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副摊子了。”

    萧符、萧蘧相视一笑,不愧是你!

    “礼部尚书之职何人接任?”封彦卿问道。

    看老头那意思,好像还要举荐自己人。

    萧符咳嗽了一下,道:“好教封公知晓,殿下属意王府主簿裴公出任此职。”

    “竟然是这厮!”封彦卿口不择言道。

    萧符、萧蘧二人装作没听到。

    裴氏在河中根基深厚,为夏王举荐了诸多人才,兴修水利、劝课农桑、输给军馈,将地方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人家有这个本事,有这个资源,到朝中来干大事很奇怪吗?

    同时又有些叹气。河东郡夫人裴氏虽然没有名分,但先后诞下一子一女。反观他们萧氏,黛娘容貌、身段、才艺不说冠绝王府,但绝对数一数二的,又有王媵的名分,但就因为没有诞下儿女,让他们萧家很被动。

    夏王子女不少,难道黛娘身有隐疾?二人都开始胡思乱想了。

    萧符这次进京,本来就领受了请太医署的医官东行的任务。他想了想,是不是私下打点一下,让太医帮忙看看?

    不过太医们要先去汴州,帮梁王妃张惠调理身体,只能等他们忙完后再说了。

    “封公,夏王新得汴宋诸州,该选送一批贤才东行了吧?你可有名单?”萧蘧突然问道。

    夏王别的职位不甚在意,留给圣人自己任命,但一直把礼部尚书攥在手里,最大的原因就是科考归礼部管。

    国朝科举,每年都考。这些年,礼部按照夏王的意思,将进士录取名额慢慢提高到了一百。同时大力增加明算等杂科的录取人数,授予官职,慢慢提拔,让学这些的士子看到了希望,这几门杂科的热度有所上升,学习的人变多了。

    明算科的学子,以前即便能考上,一辈子也是八九品的小官,但如果有人告诉你能突破这个桎梏,当大官呢?

    用官位和前程来诱惑引导,确实靠谱。

    “自然是有的。”封彦卿有些遗憾地说道。

    老头太贪心,当了太师,还对礼部尚书念念不忘。一想到以后裴家能靠这个职位培植党羽,他就感到很心痛。

    “诸畿县之僚属,当了几年,积攒了点经验,可以去汴宋替殿下做事了。”封彦卿道:“明日我便拟一份名单出来。”

    “善。”萧符、萧蘧二人齐道。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