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天宝年间的盛景还远。”

    天宝年间,河阳有六十万口人,非常繁荣,确实不是现在能比的。

    河南府、汝州、孟州、怀州,都是黄巢、秦宗权之乱中受损最严重的区域,很多地方的户口是真正的十不存一。

    这四州再往东,损失就要轻多了。

    黄巢没那个本事打过去,甚至在起事的郓、曹、兖等地混不下去,直接被打跑了。从南方回来后,也没去这些地方多生事,直接进了关中。

    秦宗权与黄巢类似,他甚至没能越过朱全忠的宣武镇,直接被干挺了,只能在河南道西半部分祸害。

    这四个“白地”州,邵树德拿下后,肯定是要花大力气移民拓荒的。

    这是个苦活,可一旦出了成果,那绝对是铁打的基本盘,和关北一样,只认邵圣不认李圣的核心统治区。

    “此番大战,不少将士伤残退伍。”邵树德说道:“我看孟、怀诸县还有很多乡长、乡佐、里正、驿将之类的职位空缺着……”

    “大王,我都留着呢。”宋乐笑道。

    “先生真知我意。”邵树德大为感慨。

    什么是能臣干吏?这就是啊!既会理政治民,也懂政治上的东西,宋乐可真是——太会了。

    “都是为我拼杀的将士,我要替他们下半辈子着想。”邵树德说道:“每月一斛的抚恤,不足以表我意。过几日,我让幕府拟一份名单,先生全给我安排下去吧。”

    “遵命。”宋乐应道。

    军中伤退下来的人,本来就很忠心,服从性也好。大王再给他们安排这些看似不起眼职务,那么一个扎根乡里的小土豪家族就有雏形了。

    宋乐敢断定,至少在两三代人以内,这些人对夏王都是充满感激的,是夏王最基层同时也是最根本的支持力量。

    这样一来的话,定都洛阳其实是最完美的选择。山水环抱之势,至少对延续邵氏家族的统治极其有利。但经历了这场河洛战事,宋乐也看到了洛阳的劣势,局限性还是有些大。

    这破事,以后再说吧。

    “封渭已经南下了吧?”邵树德突然问道。

    “正月十六就走了,上元佳节,也不多歇几天。”宋乐笑道。

    打下洛阳之后,邵树德上表朝廷,保举战功卓著的高仁厚为东都畿汝节度观察处置等使、东都留守、河南尹。

    “东都畿汝”,指的其实是三处地方,即东都洛阳这座城市本身,外加河南府二十个畿县以及汝州。

    原河南尹封渭升任节度副使,协助高仁厚处理政务,毕竟我们的高都头是武人,大部分精力要花在征战上。

    高仁厚对这个职务很满意,已经高高兴兴南下上任了,把指挥部都搬了过去。

    他当过东川节度使,知道这个武人的最高荣耀意味着什么,失而复得的感觉很好,他要赶紧重温一下。嗯,就是天使的动作太慢了,到现在还没把全套仪仗送过来。

    原本胡真的监军被赶回了长安,朝廷重新选了一个叫张承业的过来,但被邵树德否了,原因是此人对朝廷太忠心——嗯,黑色幽默,因为对朝廷太忠心,所以当不了藩镇监军。

    高仁厚也是关西军政集团中,第三个升任节度使的武人。另外两个都是邵树德的元从老人:李延龄、任遇吉。

    不要小看这种阉割版的节度使,事实上对武人的吸引力还是很大。

    名利二字,世上又有几人能看穿?邵树德治下的节度使,除了不能组建衙军、外镇军,州县兵数量也要得到他的认可之外,其他真是没的说,威风、富贵是不打一点折扣的。

    “既然都南下了,我也南下吧。神都洛阳,还真没去过呢。”邵树德笑了笑,道:“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