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行密大败孙儒,看似得了一个大礼包,收编了很多能打的蔡兵,但他很清楚,这些人都是欲壑难填之辈,没有充足的钱粮赏赐,是断断笼络不住他们的,甚至可能会爆发内乱。

    黑云长剑都,打仗勇猛,屡立战功,但可没有那么容易伺候!

    “大帅,此时万不可涸泽而渔。”高勖劝谏道:“若实在缺钱,可拿茶、盐之物去与人互通有无。淮南、宣歙二镇不缺这些,或可解燃眉之急。”

    “只能这么做了。”杨行密道。

    他现在真的穷死了,为此大量削减了日常生活的开支,竭尽全力养军。自己可以简朴一些,给官员的赏赐也可以少一些,但大头兵的赏赐真的一点不能少。

    “赋税还是要减轻一些。”高勖又道:“很多百姓其实只是躲了起来,他们看乡里太平了,心中都存着回乡的念头。然畏惧官府催课,始终下不了决心。今不妨大方一些,轻徭薄赋,吸引他们回来耕作田地,种植桑麻。只要熬过最初的几年,后面日子就好过了。淮南本膏腴之地,恢复起来很快的。”

    总而言之一句话,先熬一熬,好日子在后面呢!

    “君此言甚善。”杨行密采纳了高勖的建议:“今岁进讨庐、舒二州,剩下的,某也不打算动刀兵了。”

    自己的建议屡被采纳,高勖满脸喜色。

    袁袭死后,主公身边就缺个好军师,这却正是自己的机会。

    “大帅,灵夏使者李杭逗留宣州多日,总是避而不见也不是办法。”高勖又提起了另一件事,只听他说道:“大帅此番得淮南旌节,树德多半出力不少。”

    杨行密矜持地笑了笑:“便是邵树德不出力,淮南之地我也必取之。但这位李杭包藏祸心,想引我北上夺取寿、楚等州,与汴军起冲突,给他家主公创造便利。我又岂能这么傻,为他人火中取栗。”

    “我军根基不稳,这会确实不宜与全忠冲突。”高勖道:“大帅,树德已掩有关内道大半,河南道、山南道亦据有部分州县,如此实力,又有地利,实乃天下第一大劲敌。与之相比,朱全忠都没那么危险。”

    杨行密点了点头。他看待事物有一套自己的逻辑。

    不是看现在实力强弱,而是看趋势。

    邵树德的地盘,地利优势太大了。他的主要敌人在东面,而潼关、武关、崤函谷道这种锁钥之地又都控制在他手里。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东出中原可以承受失败,输了就退回去好了,没什么大不了的,待实力积蓄好后再东出,不信次次都失败。

    但朱全忠承受不起大败,一败就被人打到洛阳,再败就被人杀到核心腹地。

    “罢了,过两天便见一见那李杭。”杨行密道:“不宜与邵树德把关系搞僵了。万一全忠丧心病狂,非要南下淮南,树德亦可作为奥援。然观全忠之势,怕是没那么多精力下淮南了,庐、舒二州之事,也主动示好,他如今的日子,怕是不太好过。”

    “大帅慧眼如炬。”高勖恭维道。

    ……

    朱全忠如今的日子确实不是很好过。

    自从发兵出征以来,经常是好坏消息参半,让他很是火大。

    夏贼三万多大军东出,大破刘康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破石壕寨、崤寨、土壕寨,甚至还有空筑了两座城,作为对抗汴军的根基。

    胡真说还能挺住,朱全忠选择相信了他。

    而事实上也差不多。夏贼死伤了大量人马,这才攻下了不过是二线州兵守御的土壕寨。现在他们已经停止了对渑池县、双桥寨的攻击,转而不断完善大坞的城防体系,这是长期赖着不走的强烈信号。

    这种招数,让汴军上下感觉很不好,这是打算让我们去攻城?

    长攻险隘,旷日持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