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

    朔方镇十五万大军了,今后大场面会越来越多,这种诸军联合讲武的行动还是很有意义的。

    命令一下,幕府立刻忙活了起来。

    首先派人通知各部酋豪,让他们带人赶去地斤泽。

    邵树德则抓紧时间批复了一些公文。

    首先是在县一级设立医学博士,并招募学生,规模一如经学。

    国朝素来只有州一级有医学博士,灵夏诸州各有一人,相当于从九品下参军事的俸禄。无医学助教,现在要招募起来。

    重整后,州一级的医学教育开支是:博士一人,年俸144缗;助教二人,年俸156缗;学生四十人,年津贴240缗,总计540缗。

    县一级的医学教育开支是:博士一人,年俸48缗;教谕一人,年俸24缗;学生二十人,年津贴60缗,总计132缗。

    朔方十州三十九县,州县两级医学教育的总开始是10548缗,经学教育方面的开支要多一些,毕竟规模更大,是20154缗。

    粮食方面,全镇医学、经学四千多名师生一年开支四万多斛粟麦。

    再加上逢年过节的福利、校舍修缮、教具开支等杂七杂八的费用,颇为可观了。

    教育,真的坑钱!

    州一级所有官员,从刺史、别驾、司马到底层的典狱、问事、市令、仓督,一年俸禄加起来,十州之地也不过四万多缗,县一级则是七万多缗,差不多占到了开支的四分之一左右——如果算上武学,这个比例还要更高。

    财政黑洞,名不虚传,少养了不少兵呢。

    第二件亟待批复的公文是有关在丰州大建水车的事情。

    这事的起源在于邵树德想做个实验,看看靠利润驱使的商业机构,能不能经营好一项新技术的生产、销售以及售后维护。

    丰州是一个理想的实验地点。因为这里平原虽然多,但很多地势高于河面,自流渠甚少,且早已被开发殆尽。后续土地若想持续开发,非得大建提水设施不可。

    但邵树德还没想好这个机构的盈利模式。难道向百姓收取用水费?他们愿意交吗?国朝似乎还无这个先例。

    至于幕府拨款建水车给百姓用,这个模式首先被排除了,因为老百姓并未参与到这项技术的推广、完善、维修之中,一旦政府力量衰退,水车这个东西很可能就要重现其历史覆辙,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

    先试一试吧,不行再想别的办法。

    第三件事,幕府支度司、互市司建议在州县两级招募算学博士,开班授课。

    这件事的背景在于博览会、清算银行出现之后对算账人才的爆发性需求。

    靠挖朝廷的老吏只能解一时燃眉之急,终究还是得培养自己的人才。不然以后规模扩大了,光盘账都是个麻烦事。

    又特么是教育开支!

    邵树德将毛笔扔在案上,无语了。

    昨天还有人提议在州县开农学呢!

    经学、医学、武学、算学、农学,这真是要掏空家底啊。那个,朝廷还有钱吗?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