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浮梁县榷茶钱几近三十万,朕闻之也十分惊讶。”邵树德将茶团放回托盘内,说道:“天下榷茶钱总共才百五十万缗,浮梁一地就占了两成,不简单啊。”

    隶属税务监的浮梁榷茶使立刻说道:“天下安乐,方能有此盛景,此乃陛下丰功伟绩。”

    邵树德摆了摆手,没说什么。到处都是马屁精,不过他也很受用就是了。

    “同光八年(923)是新税制改革第一年,尔等宜勉之。”邵树德鼓励了一句。

    “臣遵旨。”

    “一切按规矩来,不得横征暴敛。”邵树德叮嘱了句。

    “遵旨。”榷茶使汗颜。

    他听出了圣人的意思,刚想今年怎么多收点税,在圣人面前搏个头彩呢,结果就被敲打了。

    邵树德笑了笑。

    今年榷茶钱肯定是要比去年多的,但多到什么程度则不好说。他也不想给底下人太多压力,刚才那番话说出来后就有点后悔了,于是补救敲打了一番。

    浮梁茶市这种经济商品的大型集散地,向来是国库的重要税收来源。涸泽而渔是不行的,只会让税款越来越少——一旦茶商们失去信心,分散至各地交易,反而不利征税。

    之前在宣州的时候,他鼓励当地建成宣纸、毛笔的集散地——其实已经是了——规模越大越好,最好做到全国第一,让税务监在当地单独开个分院,一如浮梁茶市。

    而在南京那边,离开前他与五郎好好谈了谈,让他别试图与扬州争夺胡商了,尽可能发展自己的特色产业。

    也不用局限于什么商品,能做什么就什么,一种不行就两种,两种不行三种……

    长江沿线,越来越显露出财赋重地的峥嵘气象了。

    听闻荆州那边兴起了个全国规模最大的药材集散地,税务监都去开分院了。

    襄阳水陆要冲之地,坊市的规模也一再扩大,交易金额屡创新高——好吧,这个是在汉水流域。

    总之,因为气候、地理等因素,长江流域的优势开始慢慢增大。

    邵树德丝毫不怀疑,在他建立的大夏朝存续期间,南方人口、经济会逐渐超过北方。

    这是历史的必然,端倪已经初步显现。

    “让榷铜使过来见朕。”他举步向前,来到了茶市内,吩咐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