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的。

    王黑子翻开了一张海图,在甲板上迎风而立。

    他的腋下还夹着一本书,听闻是大食国的某位波斯裔官员、地理学家所著,成书于七八十年前。一开始是绝密,在经过这么多年,再绝密的书也流传开来了,随船的粟特通译花了一年时间,将此人的几部著作全部翻译完毕。

    王黑子夹着的这本书的名字被翻译为《道里邦国志》,详细记录了大食人航海至极西诸国(西班牙、法兰西)、罗斯、天竺、风下之地、占婆、中国、新罗、日本等地的见闻,可以与买来的海图互相对应,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该书中记载的进入中国的第一个港口为龙编(今越南河内附近),还提到了泉州、扬州、广州三大港,见闻大体靠谱,非常见功力。

    正是看了这些海图和书籍,王黑子才对大食人在航海上的丰功伟业感到敬佩,堪为当世之冠,几乎没有他们不去的地方——他们天生为逐利而生。

    很多航海类书籍、游记、见闻录,在当地是公开售卖的。

    海图虽然不公开售卖,但从航海之人手里弄个几份却也不是难事。

    出发之前,圣人曾嘱咐他们多多记录沿途风土人情,绘制海图、地图,他们照做了。

    而这些公开采买到的书籍,委实帮了大忙。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去过的写一写,再参考一下人家的内容,一本书差不多就出来了。

    如今,大部分任务已经完成,他们是时候离开大食,返回中原故土了。

    一别四年,不知道中原今夕是何年,圣人他老人家还在不在。

    五月二十五日,船只缓缓离开了巴士拉港,进入深邃的大海。

    王黑子站在前甲板上,踌躇满志,气定神闲。

    如果能顺利归国,众人的富贵都少不了。而他,注定不会再是一文不名的卑贱之人。

    毫无疑问,这是一次伟大的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