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线走唐末时的凤翔镇、河渭镇、兰州这条线,北线走泾原镇、会州、河西走廊。

    宝鸡车坊位于南线,这次是在北线的泾州也建一座车坊了。

    原因不仅仅是赚钱。

    天气越来越冷了,关西的蚕桑业维持得举步维艰,绢帛产量日益减少。更何况,从中唐以来,关西就没那么多人种桑养蚕,很多人屋前屋后栽种的是果树、榆树之类。

    说穿了,圣人还是为了给关西老百姓更多的赚取现金的机会。

    一户人家差不多有三五十株枣榆,这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但如果卖不出去,就啥也不是。

    灵宝车坊在岐州采买犊车材,一辆车的木料成本就要两万多钱——只要二十年以上的榆木、桑木、枣木,太小的不要。

    两万钱,对普通百姓而言绝对是一笔巨款了。如果他家当年成材的树木够一辆车所需,全卖出去了的话,即便平摊到二十年,一年也有千钱上下,交完各种现金税之后,还能剩下大半补贴家用,甚至攒几年买一头犍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岐州百姓现在就享受到这个好处了。

    很多农户每年都能卖个几株树,虽然很可能要被二道贩子宰一笔,但拿到手的仍然不少,足够改善他们的生活了。

    这就是太平盛世的模样啊!

    前唐初年,百姓耕作三年有一年余粮,应付完租庸调后,家里还能剩下一点布匹,可以去集市上换东西,补贴家用。

    那时候的百姓,甚至能去庙里捐钱捐物,全家踏青出游,去看百戏,逢年过节喝酒吃肉——这在很多唐诗描写的乡间生活中都能看到。

    毕竟全国才一千多万人,又刚刚均分田地,你想种多少地都可以,因为撂荒的太多了。

    真正打破他们这种好日子的还是激增的人口,导致家庭财产被不断分割。

    大夏治下岐州百姓的日子还是比不上唐初的,但绝对比盛唐时强,强多了。

    而圣人对关西百姓也是真的好,想方设法为他们创造赚钱的门路。但他的种种手段,或许也只能管用几十年吧?

    关西被他保护得太好了,人太多了。家庭财产一代代分割下去,早年能一年卖十株树的民户,几十年后或许只能卖两三株了,差距实在太大。

    就这一点来说,《致治·人口》篇说得是真好,把血淋淋的事实都告诉天下有识之士,就看他们愿不愿意改变了。

    ******

    长安城外,延孙在铁哥嫉妒欲狂的目光下,躬身行礼,与家人告别,准备西行,经蜀中前往亚隆河谷。

    唯一让他有些“丢脸”的,大概就是妻子蔡邦氏还没来得及说几句话,就急匆匆地跑到路边干呕了起来。

    见此情状,吐蕃使者们大喜,纷纷上前恭贺。

    延孙的脸色急剧变幻,然后哈哈大笑起来,道:“我又要有第二个儿子了。”

    吐蕃人喜气洋洋,有人甚至提出派人去逻些,向蔡邦家的人告喜。

    铁哥冷笑连连,嘲讽之意十足。

    没庐氏看到了丈夫脸色的表情,心中冷意更甚。这就是她侍奉菩萨时,每次到最后都紧紧夹住菩萨的腰,不肯松开的原因。

    没必要对这种男人死心塌地。

    鸿胪寺主簿、湖广道巡抚使裴远之子裴秀站在一旁,轻声催促道:“王子该上路了。”

    他身后站着百名宫廷侍卫,将护送一行人前往亚隆河谷。

    剑川都督府已被正式罢废,置桑州,以南诏桑川地而得名。

    桑州为云南道辖下的第六个正州,辖铁桥、剑川、聿赍等八县。

    原本是打算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