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椅,说道。

    毗伽扑通一声跪下,待听到“坐”这个字时,又暗骂自己昏了头,于是顺势嗑了头,然后坐到了椅子上。

    殿内宫人尽皆捂嘴。

    邵树德也不禁莞尔,道:“廉婕妤都和你说了吧?”

    “臣遵旨。”毗伽连忙起身,声音微微有些颤抖。

    邵树德摆了摆手,让他坐下,道:“此事不算很急,三四月间上疏便是。”

    毗伽又应了一声。

    邵树德突然觉得有些无趣,道:“既明白了,就退下吧。”

    难得想给毗伽点事做做,让他安心在本朝当官,有个前程,没想到这般不堪。

    他唯一的优点,大概就是妻子比较妙了。

    邵树德虽然老了,但多年习武,又精于箭术,故练就了一双铁手。

    这双手,不但粗壮有力,而且非常灵活,更兼有一层粗糙的老茧,故无往不利。

    掖庭的宫人们,每个月总要洗几次床单,每次都能看到明显的喷溅水迹。

    第一次遇到,真是极品。

    敦欲、毗伽二人很快退下。

    当天傍晚,大諲撰、郑仁旻二人也奉诏入宫。

    ******

    承香殿外,王建默然肃立,心绪复杂。

    作为大封国的使者,他去年秋天就抵达长安了。本以为参加完朝贺便可离去,可谁成想,其他人都收拾行李离开了,他却被留了下来。

    “大封”就是“泰封”。

    建极元年(901),弓裔在松岳定都称王,定国号“高丽”。

    建极四年,迁都,改国号“摩震”。

    建极十一年,复改国号“泰封”,改元“永德万岁”。

    三年后,改元“政开”,今年便是大封国政开四年。

    大封与中朝的关系,经历了许多波折。

    一开始,因为夏军拉拢了浿北诸郡的土豪,令其降顺,终止了在中朝、高丽间的摇摆,弓王大怒,两国关系急剧恶化。

    随后因为鹘岩城尹瑄投靠夏国之事,双方还兵刃相见了。

    但经历了这几年后,弓王似乎认识到了大封国很难在南方还有敌国的情况下,再与大夏争夺浿北诸郡,于是缓和了态度。

    六七年间,三度遣使入朝,态度十分恭敬。而大夏似乎也对南方的泰封、百济、新罗没甚兴趣,欣然接待了使者,给予了不少赏赐。

    建极十四年,弓王遣使入朝,请册封为“高丽王”,被拒绝。

    建极十五年,复请封,又被拒绝。

    使者回去后,弓王问其故,使者答曰:“夏国天子自西域降下德音,言‘久闻泰封王侍中精明果敢,多有勇略,若想封王,非得王侍中亲至不可’。”

    恰好彼时王建立功甚多,遭到猜忌,有杀身之祸,便应下了这趟差事,来中原避避风头。

    但避风头是一回事,被扣留则是另一回事……

    “王将军,请随我入内觐见。”正烦忧间,韩贽走了过来,轻声说道。

    “好。”王建收拾了下心情,跟在韩贽身后,入了正殿。

    邵树德正在御案后写书,见王建入内参拜,便搁下了笔,道:“赐坐,上茶。”

    王建躬身道谢,坐到一旁。

    邵树德看了他一眼。

    这是个非典型武人,身上文气很足。

    双眼有神,身材高大,体格强健,多年身居高位,也有了一定气度。

    弓裔的那个泰封国,可以说有一半是王建打下的。对阵百济、新罗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