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商人欢迎。

    这里额外说一句。

    清朝并不一直是白银入超国。

    事实上从嘉庆十三年(1808)开始,因为欧洲市场需求减少,中国茶叶、丝绸、瓷器出口锐减,再加上鸦片流入,清朝历史上第一次外流白银。

    然后一直持续到1856年,长达48年。但这也只是回光返照,很快又贸易逆差了。

    这段时间,中国白银整体净外流,但外国银元却大量流入,大概始于1800年前后。

    最开始横扫中国市场的是西班牙双柱银元。

    还记得1842年的《中英南京条约》吗?清政府赔款2100万银元,这就是西班牙殖民时代在墨西哥铸造的双柱银元,当时在中国存量极多,被广泛使用。

    1823年,独立后仅两年的墨西哥开始铸造银币,即墨西哥鹰洋,很快随着贸易,慢慢流入中国。

    1854年开始,墨西哥鹰洋大规模流入广州,自1857年开始,逐渐成为南方市场主流。

    至此,墨西哥鹰洋取代西班牙双柱银元,成为中国商业领域使用最广泛的货币——铸币税全让墨西哥收走了……

    到了光绪年间,白银持续外流,外国银元却不断流入,清政府完全丧失铸币收益,觉得这样下去太吃亏,于是开始铸造银元——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后,清朝历史上第一次向列强借款,即俄法大借款,但这一年白银是不是流入,还很难说。

    1882年,吉林机器局第一次铸造银元,数量很少。

    1887年,张之洞看到老百姓、商人不爱用银两、碎银子,反而爱用方便的外国银元,十分痛心,请铸银元,并于1888年在广东机器局铸造成功。

    随后,各省纷纷铸造“大清龙洋”,但型制不一、重量不一、成色不一,非常杂乱。

    最后提一句,清朝在1909年,才正式颁布《币制则例》,第一次从法律上规定了白银法币“大清银币”——

    货币单位:圆。

    重量:库平七钱二分。

    成色:含银90%。

    1911年,清朝灭亡……

    我最后总结一句,有些书友可能不爱听。

    明朝官员的金融水平,还不如晚唐、两宋、金国。

    清朝官员的金融水平,和明朝半斤八两。

    难道元朝灭亡南宋,真的让文明水平大大倒退了?以至于明朝在蒙元的基础上从头开始,慢慢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