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裙子不见了都没发觉。

    若在往常,她必然要反抗一番的。

    现在么,或许发觉了,但面对这种内容耳目一新、令人振聋发聩的新书,她觉得这次可以不反抗。

    圣人的才学,确实比毗伽强了许多。况且,我也没办法反抗。反抗得越激烈,最后的姿势总是越屈辱。

    “波斯通货。”邵树德点了点头,说道:“波斯西南方,有个小国叫‘萨法尔’。其国中有一地,曰‘潘杰希尔山谷’,盛产白银,开采了数十年,产量从未下降。”

    “潘杰希尔”在波斯语中是“五狮”的意思,为兴都库什山脉环绕。山谷内地势平坦,有河流、湖泊,土壤肥沃,后世生活在这里的大部分是塔吉克人,属于阿富汗。

    从白衣大食时代起,这里就盛产两样东西:白银和宝石。在21世纪时,塔吉克人仍然在用山谷内出产的白银和祖母绿,向外界换取资源——开采了一千年的白银矿,简直了……

    “妾在高昌时,也见到了许多波斯银币,不想却是采自这个山谷。”偰氏有些惊讶。

    她不动神色地提起了已落到脚踝间的裙子。

    “与波斯的战争,打不了太久了。”邵树德说道:“朕料他们早晚要来求和。”

    “为何?”偰氏眨着眼睛,问道。

    “岂不闻‘攘外必先安内’?”邵树德说道:“波斯人的求和,不过是权宜之计罢了。先腾出手来,解决内部问题,然后再做计较。不然的话,内外交困,太难了。”

    “原来如此。”偰氏点了点头。

    “以往在高昌时,毗伽没让你参与国政?”邵树德问道。

    “没有,他只让我看佛经。但我喜欢看杂书,非常喜欢。”偰氏微微有些不自然。

    一是听到了丈夫的名字,二是因为裙子又落到了脚踝,而且后面的动作难以形容——

    就像冬天的潘杰希尔山谷,被强劲的寒风反复扫荡,稀疏的草木尽皆摧折。唯有地下热泉汩汩流淌着,展现着别样的春意。

    “你觉得朕会答应波斯人的要求吗?”邵树德问道。

    “陛下应该是会答应的。”偰氏说到。

    “为何这么笃定?”

    “如果陛下不愿意,波斯的使者就来不了洛阳了。”

    “果然聪明。”邵树德笑道:“朕劫掠波斯,一是想削弱波斯的实力。他们的实力弱了,就没那么多野心,不会太想着扩张了。第二么,自然是想用波斯的钱粮养西域。大夏不是养不起西域,慢慢移民开发,最终也会起来,但那样太慢、太慢了。尤其是在积累的早期,如果得一笔横财,能抢回十年乃至数十年的时间。”

    移民开发就是滚雪球。

    以辽东为例,现在一年移民个几万人,它都能够承受,因为当地已经有了较为可观的产出,接待能力强了。

    但在早期,一年也就勉强支应几百人、千余人。

    指数增长的概念,邵树德十分清楚。如果能够提高早期的基数,那么时间拉得越长,指数增长就越惊人,能够节省大量时间。

    “但波斯也不能太弱。”邵树德又道:“朕不想灭亡波斯,短期内也没那个实力。即便侥幸灭亡了,也没法统治,太远了。所以,最理想的状况便是,我们与一个国土广大、人口众多,但内部矛盾重重,外部危机四伏的波斯打交道,能够获得最大利益。”

    “陛下最终是想与波斯做买卖么?”偰氏问道。

    “好聪明的妇人。”邵树德赞道:“你为何这么想?”

    “潘杰希尔的银矿,陛下如果占了,怕是天天陷入战争,没法安心采用。”偰氏说道:“况且,西域也没足够的人去采矿。与其那般,不如让波斯人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