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劲,默默起身,不料跪的时间太长了,浑身又冻得僵硬,直接摔倒在雪地里。

    邵树德则抱着蔡邦氏柔软的身体,钻进了温暖的被窝,呼呼大睡去了。

    ******

    十月头上几天,邵树德又私下召见了罗家部、杨家部、梁家部、白家部等活跃在树墩城、伏俟城一带的党项部落头人,给予赏赐,温言抚慰。

    严格来说,这些部落并不是党项人。

    像梁家部这种,本是生活在灵州一带的胡化汉人,以游牧为生。

    唐代将他们统一归并为“河西党项”,懒得作区分。

    历史上西夏时代,这些部落的日子过得很不错,甚至权力大增,跻身国家上层。

    在本时空,邵树德将他们统一发送到了青海湖一带,作为他“鞭挞”吐蕃诸部的工具,非常好使。

    而他们的实力也愈发壮大了,吞并了很多吐蕃、吐谷浑、羌人小部落,以至于邵树德不得不令他们分家。比如梁家部现在就分为大梁部、小梁部,以兄弟二人分家故。

    这些部落,他暂时还不准备动。但将来还是有调动计划的,比如将他们送往西域放牧。

    之所以有这个思虑,主要还是为了改变当地的人种结构。

    罗家等部,至少部落里通行大夏官话,中上层人物粗通文墨,也聘请了一些落魄文人来帮他们写公文——公文有格式要求,不是什么人都会写的。

    送到西边去以后,虽然未必不会造反,但总比突厥之流可靠一些。

    而且,这些部落相对富裕,战斗力不俗,到安西之后战阵上也能发挥作用——几十年来,邵树德还没见过西边的部落战斗力有东边强的,即便当初党项随王师东征契丹,也是打顺风仗,看不大出水平来。

    十月初五,这些部落各自散去后,邵树德又检阅了一番青唐镇军,发下赏赐,随后便准备离开了。

    当天晚上,铁哥又带着妻子没庐氏来访。

    与蔡邦氏一样,没庐氏也是吐蕃四大乌衣门第之一,源自松赞干布父亲一系,其中一支世为阿里豪门。

    “仆请陛下借兵五千,助我回亚隆河谷。”铁哥没有任何废话,直接嘭嘭磕头,说道。

    “你听到了什么风声?”邵树德问道。

    “没有。”铁哥否认。

    他能承认么?他是没听到风声,但他不止一次看到蔡邦氏夜宿龙帐,天明才走,但这事能说么?

    “你有把握在亚隆河谷成事?”邵树德又问道。

    “有。”铁哥说道。

    邵树德默默思考了起来。

    亚隆就是雅砻亚隆河谷大致在山南、林芝一带。与逻些、象泉河一起,是吐蕃族源的三大组成部分。

    “如何去这片?”邵树德指出了实际的难题,即如何接触到那一片。

    “陛下可在南诏剑川、永昌、丽水三镇聚兵,助我上山,一路所至,官员、贵人们必闻风而降,无需大战。”铁哥一听按捺住激动之色,说道。

    邵树德沉吟不语。

    有那么简单吗?当然不可能了。

    铁哥为了拉赞助,自然是挑好的说。沿着当年吐蕃进攻南诏的路线,一路直上,进入亚隆河谷腹地,要经历多少艰难险阻?当地的贵族、官员们真的会投降吗?

    或许有一部分会,但绝不是全部。

    不过反过来想,只要有一部分同意投降,铁哥就站住脚了,后面慢慢发展便是。即便他这一代不行,还可以把希望寄托在子孙身上。

    见邵树德不说话,铁哥将妻子往前推了推,言辞恳切道:“仆知此行凶险万分,故愿将妻儿留在中原,待事成之后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