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善意的笑声。

    但这种笑本来就不合适,它意味着军士们对天潢贵胄没有足够的尊重。

    其实,一个十六岁的少年,真没什么值得这些士兵尊重的,放平心态,也没什么,但邵慎立怏怏不乐,若有所失。

    想起胡真方才的话,不由自主假设起来,如果二哥站在这里,武夫们敢这么跋扈吗?我什么时候能达到二哥的高度?

    胡真本不欲多说但想了想后,又道:「昔年我在圣驾前参赞军机,圣人曾讲过一件小事。」邵慎立好奇了起来,问道:「什么事?」

    「圣人曾在过年时至铁骑军将士家中走访,谈及世子(秦王)。将士们便说圣人有空可把世子带出来露露面,他们觉得不错的话,便愿意保世子。」胡真说道。

    邵慎立被震得表情都凝固了。

    这种跋扈的话,古往今来有臣子、军将敢当上位者的面讲吗?觉得不错才保,那么如果得不到他们认可呢?还保不保?

    杨行密之子杨渥继位时也才二十岁,到现在都无事,不挺好的么?即便有人叛乱造反,囚杀杨渥,淮南将士们多半也会站出来指责作乱的人,并将其诛杀的吧?总不至于作壁上观吧?

    「其实经过圣人多年整顿风气,加上老人退伍,武学生大量走入军中,已经好很多了。铁骑军将士当年讲的那番话,现在应该没人会说了。」胡真道:「比起十来年前,风气至少好了三成以上。」

    邵慎立下意识点了点头,但还是难以释怀。没有当年那么跋扈了,但还是很不给面子啊。

    似是看出邵慎立内心的想法,胡真笑了笑,道:「面子是靠自己拿本事来挣的,赵王、秦王就很明白这点。」

    说罢,便走了。

    胡枢密这话也很跋扈啊!邵慎立心中微恼。不过他也知道,面子确实要靠自己挣。

    邵慎立抬头看了看正在领赏赐的武夫们,那种怅然若失的感觉又起来了:要是有朝一日,我也能得到将士们发自内心的爱戴就好了。

    征淮南之战,若能参与便好了!

    ******

    「朕现在满腹心思都在西域,讨平淮南之战,以何人为帅适宜?」上阳宫洞玄堂内,邵树德问道。在他面前的是中书侍郎宋乐、陈诚,以及南衙两位枢密使朱叔宗、李唐宾。

    李唐宾闻言张了张嘴,又闭上了。

    他都闲得蛋疼了,但圣人不给机会,有些事情还是别自取其辱了,没意思。「陛下,秦王可为帅。」朱叔宗直截了当地说道。

    女儿怀孕后,朱叔宗心情大好,没什么需要遮遮掩掩的,朝野内外都知道他是太子的岳父,自动把他划入太子一系,遮掩了给谁看?谁信你啊?

    邵树德嗯了一声,又看向宋乐、陈诚二人。

    「陛下,臣亦荐秦王为帅。」宋乐没有犹豫,说道。

    其实,从观感上来说,他不太喜欢秦王,因为武夫做派太浓了。但他更担心国家不稳,于是只能放下私心,推荐秦王。

    「陈侍郎呢?」邵树德问道。

    「陛下,秦王谙熟军略,善于用人,屡战屡胜,可为帅。」陈诚说道。「李卿?」邵树德又看向李唐宾。

    「臣亦属意秦王。」李唐宾说道:「而今名臣重将,须臾离不得京,秦王虽说历练还少,但对付淮南,想来问题不大。」

    朱叔宗听了,心下冷笑。

    李唐宾这种人也就圣人容得下了。这话难道不是在抱怨?四千三百户食封的鲁国公还不够你花销的?看样子这枢密使是不想当了。

    「李大郎你这臭脾气!」邵树德哈哈一笑,没在

    意。

    李唐宾也有点不好意思,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