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夫反或者不反,都没意见,他们也就是随大流罢了。一般情况下,都处于被刺头们裹挟的状态。

    「衙内出城,身边带了什么人?」吕师周又问道。「亲军带走了,顺便征集粮草。」亲将说道。

    「马希振也就这点本事了。」吕师周笑了笑。说是「征粮」,其实就是劫掠。

    武夫桀骜,马希振不能制,居然只能靠这种手段来安抚、讨好他们,让吕师周这种沙场大将轻视。文人是当不了大帅、亲王乃至天子的,没这个实力知道吗?

    「你们分头行动,把信得过的人都召集起来,着甲、持械。」吕师周吩咐道。

    「遵命。」亲将一听,心下激动,立刻带人串联去了。

    吕师周则进了都虞候司,心中暗叹。

    当初在洪州城外,杀了不少晋兵,心中畏惧,不敢投夏,于是辗转投靠马殷。如今看来却有些失策,周德威应该不是量小之人,不至于对他有太多成见。

    况且他这种级别的将领投降,周德威未必有权处置。大夏天子的作派,他也有所耳闻。

    战阵上互相厮杀,此乃武人本分。只要没用什么人神共愤的下三滥计谋,投降过去都不会被追究。这种胸襟气度,确实是天子才有。

    可惜啊,一时间没想明白,走岔了路。总算还有补救的机会,如果举桂州而降,说不定还能有一番造化。

    不过,终究还是冒险了一些。

    马殷为何敢让他担任马步都指挥使,协助马希振?还不是看他外将一个,又有些能力,正好协助他儿子么?

    到桂州赴任这段时间,他的表现还是很不错的。

    与叶广略、邵得胜二人互相攻击,总体而言他胜多负少,因此在军中积累了不俗的威望。趁此良机,他也把当初带来的百余亲兵安置了一部分出去,担任军官或地方州县官。

    这次趁着邵得胜领兵攻刘隐,他又率万余兵马南下攻打容管。

    先野战击败宁远军,俘斩两千余。宁远军行军司马庞巨昭仓皇奔逃,死守城池—说实话,若非宁远军有夏廷为底气,这帮人可能就降了。

    吕师周围城良久,不克。直到广州城破,刘隐投降的消息传来,吕师周才下令大掠乡野,班师回桂州,庞巨昭不敢追击。

    凭借这些实打实的战功,再加上着意拉拢,他得到了一些桂管本地兵将的支持,这就是全部的本钱了。

    稍稍有些冒险,但他不准备等了。反正马希振的威望约等于无,搏一搏,说不定就成功了呢?